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互联网要像乌镇架“桥”护“水”
http://www.scol.com.cn(2015-12-17 7:57:0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吴海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6日上午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12月16日新华网)

  乌镇,小桥相连,错落有致,隐喻着网络空间兼容并蓄、互联互通;

  乌镇,流水环绕,碧波荡漾,隐喻着网络空间清朗文明、共享共治。

  世界互联网大会选在乌镇,可谓“形神兼备”,而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借乌镇格局之“寓意”,道网络发展之“真谛”,更是把大会主题阐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回味演讲,再看乌镇,深感互联网发展理念与乌镇高度“契合”,而要达到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理想状态,就应像乌镇一样,在沟通上架设“桥梁”,在治理上呵护“碧水”,让互联网发展永葆和谐与纯净。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东道主,乌镇既是一座地标,更是大会主题的“形象代言”,这一点从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中窥见一斑。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把乌镇作为“开场白”,指出乌镇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缩影,生动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可见,乌镇已然成为大会主题的“形象代言”,通过乌镇引出互联互通,借助乌镇诠释共享共治,这样的演讲独具“中国特色”,更以一种特殊方式含蓄地传递了中国声音。

  中国声音从来都是有理有据,之所以把乌镇作为“开场白”,正是因为乌镇的“桥”和“水”与大会主题有着惟妙惟肖的联系:

  首先说“桥”。水乡乌镇,百步一桥,姿态多样,错落有致。同时,桥本身带着“互联互通”的意味,与本届大会主题深度契合。桥梁通衢四方,融合交汇,破解沟壑,互通有无,这不仅是互联网本身所需要的,更是世界各国在思想认识上所需要的。当今网络把地球两端连成“隔壁”两人,但是物理上的互联,并不等于思想上的互通,如果存在分歧、产生隔阂,就必须搭建沟通的桥梁。

  由此观之,习近平在演讲中呼吁“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正是为了消除分歧和隔阂,通过思想沟通,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习主席在演讲中提出五点主张,实际上也是呼吁搭建互联互通之桥、文化交流之桥、互惠互利之桥、安全发展之桥、共享共治之桥,而乌镇峰会本身,也搭建了一座连接中国和世界、虚拟和现实、思想与行动的桥梁。

  其次说“水”。乌镇以河为街,以水为美,阡陌交错,清流环绕。同时,水是柔美、善治的象征,正所谓“上善若水”,乌镇的水之所以清澈如新,就是因为在旅游发展中不忘保护,这与共享共治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互联网发展本该是一方清水,本该是以善相待,然而总有人恶意而为,“玷污”网络的纯净,比如黑客攻击、窃密事件、传播淫秽、造谣生非等等,因此必须予以治理和打击,必须像乌镇一样善意保护、共享共治。

  中国有诗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共饮一江水”。我在网络的这端,你在网络的那头,共处一网,就要共治、共护“一江水”。分享和治理是相对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面对基础资源分布不均、网络安全危机四伏、网络霸权客观存在等现实,我们要深刻领会习主席提出的四项原则,把尊重网络主权作为“奠基石”,把维护和平安全作为“防火墙”,把促进开放合作作为“推进器”,把构建良好秩序作为“催化剂”,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要强化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定期化和常态化,并循序渐进地推动其由不具有约束力的非正式论坛,逐步转向具有一定组织基础的治理平台,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协调立场,妥善处理分歧,共同呵护全球互联网这“一江清水”。

  “桥”和“水”,外有互联网的“意境”,内有互联网的“内涵”,形象演绎了互联互通的理念,生动诠释了共享共治的内涵,组合起来,就是对“天下兼相爱则治”的揭示。相信世界能从中受益,深化共识,树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国际合作思维,如此网络空间才能“小桥”常在、“碧水”长流,这或许就是中国献给世界互联网的“乌镇启示”。(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