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对食品的质量监督别使错了劲
http://www.scol.com.cn(2015-10-30 7:49:0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四川省质监局推出川菜制作标准,对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等部分川菜的制作制定了精细的标准。其中,一条“鱼香肉丝制作标准要求肉丝长10厘米,宽0.3厘米”的新闻在网上大量转发,不少转发以“家常菜制作你达标了吗?”等为标题引起网友热议。(11月29日《北京青年报》)  

  尽管四川省质监局方面表示:“网上关于鱼香肉丝长、宽的新闻是一种误解”,但也承认了“我们只是制定了一个统一的做菜规范”。继扬州市质监局发布了“扬州炒饭”新标准,四川省质监局的“做菜规范”,同样遭到了网友的热议和调侃。  

  要说各地质监局相继推出食品加工新标准,其实也无可厚非。然而,作为各地质监局,把对食品质量标准的把关,以类似于菜谱的形式对外公布,恐怕是使错了劲。作为食品的质量标准,只要像正规的食品包装盒上的产品成分标注即可,不必细化到原料的形态和尺寸,更无需规定制作的过程。总之,在食品的总体质量上严格把关,才是质监部门的主要职责。  

  那么,为何质监部门的精益求精,人们似乎反而不领情?就是因为人们面对的时评安全问题,并非食材的形状和尺寸,而是有没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肉丝,人们不会在乎几毫米的误差,而是有没有瘦肉精。而当食品安全还没有得到有效保证,质监部门热衷于“菜谱化”的质量标准,无疑会给人本末倒置的看法。  

  实际上,“菜谱化”的质量标准,看似质监部门的一丝不苟,但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更像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王顾左右而言他。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错综复杂的现实因素,相关部门对此的治理也面临着很大的难度。那么,在不作为和有所作为之间,相关部门一是为了满足政绩的需求,二是避免舆论的指责,就会选择一些看上去具有操作性的东西,煞有介事地忙碌一番,总算也有些声色。就像“郑州治霾尘土按克称重”,规定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克,看似“狠招”,但据说跟治霾关系不大。然而,人家毕竟行动起来了嘛。  

  质监部门搞“菜谱化”的质量标准,大致也是出于这种动机。但是,把对食品质量监督的劲使在这些细节上,可能忽略了以此产生麻烦。这倒不是说引起舆论的热议甚至嘲笑,而是这种连教程式的菜谱都甘拜下风的“做菜规范”,不但难以做到,而且可能给“维权人士”提供投诉的口实。正是因为食品的加工很难达到工业化的精度,所以专业的菜谱大多以“手指”比拟食材大小,以“适量”“少许”标注佐料分量。如果“官方”的质量标准,在食材形状上精确到毫米,在分量上精确到克,就难怪要被网友调侃了。如果有“维权人士”拿了天平和游标卡尺来就餐,估计白吃还要倒贴给他钱。  

  质监部门对食品质量使出这种“拙劲”,可能还是因为在食品安全的关键问题上使不上劲。如果说质监部门在公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拿不出让人放心的有力举措,而仅仅在操作程序上装模作样,起码是使错了劲了。假如把这份心思花在严查食品行业的原料进货渠道,安全指标的检测上,人们只要能够吃上有质量保证的饭菜,就皆大欢喜了。至于食品的色香味,让相关行业自己去面对市场考验好了。(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