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女酒托“失足”或因再次“脱底”
http://www.scol.com.cn(2015-10-8 8:06:1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6日透露,针对媒体报道在丽江遭遇“女酒托”一事,该局正在配合古城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涉事酒吧已做停业整顿处理。(10月7日澎湃新闻网)  

  出现在黄金周期间的两起新闻,“女酒托”与“38元一只虾”比起来,却有着不同的看点。虽然同样具有商业欺诈性质,但前者还涉及到“服务质量”。也就是说,如果女酒托“服务到位”,价格似乎不成问题。这就使得查处“女酒托”,让人分不清究竟是打击商业欺诈还是“扫黄”。当然,从具体情节来看,很难算作“扫黄”,这是因为“消费者”觉得“好事黄了”,所以结果就不“黄”了。  

  也正是因为“好事黄了”,才让“女酒托”浮出了水面。来自深圳的游客阿鹏告诉记者,他被两个女子带往一个酒吧,点了6瓶红酒,消费5000元,最后开房洗澡出来时不见人,对方失联,觉得被坑了5000元。尽管人们也听说过嫖客因嫖资纠纷报警的,但毕竟是极少数,而花5000元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被骗,在本质上也近似于嫖资纠纷,无非是吃亏的更厉害一点而已。  

  这样的一场“戏”,就有点难分正派和反派了。如果视作商业欺诈,也不仅仅是酒水的价格问题,而是缺了一项心照不宣的“服务”;如果视作非法性交易,又少了必须的情节。因此,“女酒托”被媒体报道,并遭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查处,是因“女酒托”的再次“脱底”——充当酒托已经在道德上“脱底”,而玩失联是“诚信”上的“脱底”。可能正是因为“女酒托”的一“脱”再“脱”,才撩开了这个行当神秘的面纱。  

  这就让查处“女酒托”,比“扫黄”更让人感到不是滋味。试想,如果没有“服务周到”的女酒托开辟这个市场,怎么会演变出这种“短斤缺两”的生意?这就如先有牛肉的买卖,才会有注水牛肉。这就说明,“服务”完善的“女酒托”,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而只有当这种“生意”十分好做时,才会衍生出假货。  

  那么,在查处“女酒托”的同时,除了针对商业欺诈外,还应该对当地景点的社会治安和风气作出反思。假如酒水加上女酒托的“服务”,让游客感到物有所值了呢?假如吃了哑巴亏的游客不敢声张呢?是不是“开房”淫乱就能通行无阻?看上去,因媒体报道在丽江遭遇“女酒托”一事,涉事酒吧已被停业整顿,但这仅仅是因为女酒托不守“信用”引发的,根本没有体现市场和治安管理上的主动。这种包含了市场秩序和社会风气双重问题的违法现象,为何会等到因女酒托做的太绝才引起重视?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究竟应该以什么特色吸引游客?“女酒托”虽说是因“绝情”而败露,但能成为一种“生意”,还是源于此地弥漫着的某种暧昧气息,否则,如此的好山好水,就特别吸引好色之徒?做生意的人都很讲究“市口”,如果某种生意形成了特色,就能招揽顾客。因此,查处“女酒托”不想“38元一只虾”那么简单,而是要在对当地社会秩序的综合治理上下功夫。不然的话,一旦“女酒托”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会不会照样生意兴隆、相安无事?(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