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理论思考 >> 正文
铭记抗战历史 实现民族复兴
http://www.scol.com.cn(2015-9-2 8:23:12)  四川日报    编辑:周帆
作者:陈江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渡尽劫波,作为一个善于反思、善于总结、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民族经过几十年的摸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是,“行百里而半九十”,展望未来,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首先要做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年,日本为什么有能力侵略中国?论人口,侵华战争爆发时,日本只有7000多万人口,而中国有4亿多民众;论国土,中国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日本连其殖民地算在内也不到百万平方公里。但是,日本的经济力量却不是羸弱的中国可以相提并论的。抗日战争8年期间,日本本土年均钢产量达到500多万吨,而中国年均只有约5000吨,日本钢铁产量是中国的1000倍左右,再加上其机械加工能力已经很强,可以生产航母和零式战斗机,我国的枪炮子弹等武器装备和物资条件根本无法与日本相比。于是常常发生在正面战场上,即使中国军队成倍于日军也无法取胜的状况;在敌后战场上,则主要采取游击战的战法,而且8年战斗,异常艰苦。于是,抗日的悲壮,以血肉之躯与钢铁獠牙搏斗的悲壮一演就是8年。可见,不谋求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家园和平、人民尊严就无从谈起。对抗日战争的记忆,对更早期列强欺凌中国的记忆,早已铸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把中国经济搞上去的信念,深深植入进全体中国人民的骨髓,因为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日渐清晰。在之后的不断摸索中,对于把中国经济搞上去,对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有了深入的理解。30多年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努力,使得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人民再也不可侮。

  但是,我们今天形成的世界最大的制造能力还不是世界最大的“智造能力”,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真正解决好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路还很长。新常态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并发展生产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定之路,更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有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均有反作用。一套合理的制度不仅有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能够推动一个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之所以能够攻陷大片土地,掠夺大量财富,其具备比中国更强大的经济实力固然是第一位的原因,但当时日本的制度比中国更有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侵华战争爆发时,日本是有备而来,日本军队经过整饬训练,单兵战斗力很强,作战指令传递高效统一;国内信息传递流畅,政令执行无碍,国民平均教育水平远高于中国。而中国虽然名义上是统一的,但背后仍然是军阀割据,甚至局部混战;国民平均教育水平极低,部队训练水平和战斗力也相对较低。局部英勇抵抗、可歌可泣与更大部分地区作战决心不坚定同时并存。如果不是日本“失道寡助”,中国“得道多助”,单论运行效率,中国很难取胜。

  正是看到了差距,才有了改革和超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运行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并逐步通过改革,实现了大多数国内资源和要素的无障碍流动,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们的认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又到了一个需要全面深入改革的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把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此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制度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更好地发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为下一阶段中国发展保驾护航。

  再次,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虽然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在日本历代政要那里也说得上是 “历史悠久”了,但是直到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在清廷的眼里也不过是个蕞尔小国,为什么日本能够用几十年的时间发展起来,打赢了甲午战争,进而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面发动侵略战争呢?改革,明治维新;开放,成功地向西方学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日本式的“改革开放”,使得日本做好了全面引进的准备,也正是日本式的 “改革开放”,使得日本在其后数十年乃至一百多年,实现了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日本传统文化,又有效引进西方先进国家教育、科学、技术、治理制度,为日本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反观同时期的中国,修一条铁路怕动了龙脉;搞一个洋务运动,伴随的是贪污横行。上行下效,上下勾结。不到天要塌下来,甚至是天真的塌下来了,也绝不肯动一下既得利益集团(清朝时是满蒙贵族,民国时是军阀、买办和大地主)一丝利益。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发展起经济,怎么能建立起先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其结果只能是从1830年的世界经济总量第一,波浪式地下降到1949年前的30名以后;其结果是国将不国,几乎亡于日本。

  所幸中国自强之气犹在,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勇于抛头颅洒热血,勇于苦心钻研,终于开创了新中国,实现了对旧中国的全面改造;从1978年始,又进行了被称为 “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中国新生了,凤凰涅槃了。中国经济总量从1949年前的30名之后,不断提升,1970年是第13名,1995年第7名,2010年以来是第2名;人均可预期寿命也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了2014年的75岁。我们可以预期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仍然会自强不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其四,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个没有凝聚核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领导核心的国家是一个随时可能灭亡的国家。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坚决抗日,还是建立新中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抑或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一次又一次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成为中国发展的凝聚核心和领导核心。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没有任何力量有能力充当这两个核心。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稳定发展,就是坚持保卫抗日战争胜利以来中华民族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成果。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经过9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唯有这样,党的细胞才有生机,党的肌体才能永葆活力。

  最后要强调的是,我们回顾历史,自强不息,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决不是“国强必霸”的老路,更不可能是像日本军国主义那样的邪路。我们追寻的是促进每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为实现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这一永恒主题,为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