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川报评论 >> 正文
“特殊”的茅台,扎堆的副总,啖吃的国资
http://www.scol.com.cn(2015-7-22 17:03:3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作者:周明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悉,在白酒业寒冬下贵州茅台副总经理“扩军”一倍,平均年薪144万列上市酒企之首。7月13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一份公告称,公司将新增5位副总经理,至此,其副总经理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1位,遥遥领先同行企业。同时,新增5名副总经理后,茅台高管人员已到14名,而其年薪更可能高达2107万元。此番举动是否有违相关政策若争议。

  作为酒业带头大哥的茅台酒厂,每每自己身上出现的一点小动作,都会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这很正常。如此公开高管“扩军”行动,不受到网友吐槽才怪。我还注意到,有关方面回应称,此番增设数名副总经理,是为了完成“新老交替工作”。另外,有行业内专家心急火燎地站出来,为茅台护容高管背书,称“茅台虽然是一家国企,但相对特珠,国企高管减薪主要针对石油、银行等垄断行业,茅台收入分配受此影响不大”。

  新老交替说,表面上看有点道理,实际上难经推敲。哪个单位都存在新老交替,是不是都要早几年就先让机构高管层雍肿起来呢?作为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其身兼双重身份,半官半商。国家对此有明确的人员配制规定,怎么能以“工作需要”将机构先期“吹肿”呢?所以,茅台的此番解释,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其实,茅台这样做,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所以搞出一个“1正11副”的大合唱,实则是高管们在搞“大联欢”,大家的目标明确,是冲着肥肥的高薪去的,你好我好大家好,都一块儿其乐融融地分享“改革红利”。

  而这个“相对特殊论”也徒具迷惑性。特殊性在哪儿,是不是它曾经的“国酒”身份?是不是它曾经是公款招待的“座上宾”?就算白酒真不是石油、银行、烟草、水电等类型的垄断国企,但茅台能发展到今天,能仅仅认为它是靠“独门特技”驰骋沙场吗?显然不是,其发展仍然靠的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行政力量的几十年推动。况且,如果大家都拿“特殊”说事,那几乎所有的国企都能掘出“相对特殊”的理由。如此这般,那国家对国企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就会沦落为一种摆设了。

  回首30年国企改革的历史,国企高管的钱袋问题一直伴随着国情体制、国企改革、公司化治理机制、股份制改造等复杂问题一道起伏跌宕。高管的工资福利口袋鼓瘪状况,既牵涉职业经理人的市场激励,又涉及到员工工资“实质正义与分配相对公平”的系列问题。一直倍受关注的央企限薪令,茅台作为共和国长子身份的酒企老大,岂能置身事外呢?如此作为,一家大型国企的社会责任又从何谈起?所以,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改来改去,国企高管两头都占的性质一直还没有改掉。一边有行政级别,一边是公司老板,改革已经弄成了一道“夹生饭”。

  这样的情形下,大型国企几乎都要面临着行政权力的干预。因为高管是官场中人,进出的路径是畅通的,可以说收放自如。高管们吃着不菲的“皇粮”,企业赚到钱了,会有高额薪金、巨额福利等;一旦亏损了,对自身损失极小,因为到时候会有政府来兜底。甚至还可以回到机关照样做官。如此,那些大型国企,便成了一些地方或部门领导平衡利益关系、交流干部、做实“小圈子”的最佳去处。一些官员,一同出演了一场“排队队、吃果果”的灰色闹剧,国有资产在这些人浮于事的官员十指间不断水土流失。

  很显然,这是人为制造的分配不公,需要得到国家政策和相关补救措施的及时校正,不能任由其闭门发挥,想干啥就干啥。当然,要及时纠编,仅仅靠媒体的追踪报道还远远不够。近年来,对此类乱设高管、乱发薪酬的曝光并不少,但追责却一直疲弱。这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机制的全速跟进,补齐已经显现多年的制度短板,廓清国企内部职工收入分配较大落差的全部因由。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国企“高管扎堆”的现象屡屡发生。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