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反腐是把双刃剑”释放出的信号
http://www.scol.com.cn(2015-6-3 7:56:4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6月1日,中纪委官网头条刊发的一篇名为《突出执纪特色》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反腐败是把双刃剑,打的是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疼的是组织,损害的是党的形象。对每个违纪违法干部的惩处,给他本人带来的损害远没有对党组织的损害大。”(6月1日《新京报》)  

  对此,有人猜测,这是中纪委在释放信号,反腐的节点到了。其实,这种“猜测”,在中纪委“反腐是把双刃剑”这个提法之前,已经有所露头。在这其中,既有尚未暴露的腐败分子的侥幸等待,也有公众对反腐败斗争持久性和彻底性的担忧。因为,反腐败斗争既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更是对既得利益阶层中的腐败势力“开刀”,遇到的阻力和反响是可想而知的。  

  中纪委第一次提出“反腐是把双刃剑”,是以反腐利剑的刀刃两面,比较“杀伤力”的大小,肯定了反腐败这把双刃剑,打的是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疼的是组织,而且后者受到的损害更大。对此,有人或许理解为因“损失不起”而心慈手软,从此鸣金收兵。但事实恰恰相反,对腐败这颗毒瘤,不可能因为在摘除时,难免割肉流血而任其继续危害肌体。而强调“对每个违纪违法干部的惩处,给他本人带来的损害远没有对党组织的损害大”,是在提醒反腐必须标本兼治的重要性,是在以一种沉重的代价,告诫防止腐败的重要性。  

  实际上,在《突出执纪特色》这篇文章中,是以防止腐败铺垫的。文章指出,纪委不光要办大案、打“老虎”,更要用党章党规党纪去衡量党员干部行为。这句话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结合“反腐是把双刃剑”,以腐败带给组织和党的形象的损害,说明防止腐败应该走在反腐败前头。否则,“‘老虎’怎么长大的?实践证明,就是一路腐败、一路带病提拔过来的”。如果对“小问题”视而不见,等“老虎养大了”再办,就造成了反腐对贪官“本人带来的损害远没有对党组织的损害大”的令人痛心局面。

  显然,在这种后果的对比中,是以“反腐是把双刃剑”,凸显出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而意识到这种危害,并非“反腐的节点到了”,而是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一步标本兼治,双管齐下。  

  那么,为何中纪委首次提出“反腐是把双刃剑”,会引发“反腐的节点到了”的猜测?这可能出自“既得利益者是反腐的最大阻力”的现实语境。反腐实践证明,不少权力腐败都发生在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上,不少贪官也是在权力寻租的同时,在GDP上大显身手。因此,有些贪官可能以为,反腐即使不看在个人的“功劳”份上,也会看在经济发展的进度上,或许会网开一面。这种侥幸心理,遇到“反腐是把双刃剑”的提法,就可能错误地认为,“反腐的节点到了”。这也是潜藏的贪官得以负隅顽抗的心理防线,更可能是到现在还不肯收手的腐败分子的“胆气”。  

  然而,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的误读。“反腐是把双刃剑”,是在强调防止腐败的重要意义,是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是反腐尺度上的收紧。从这种意义上说,“反腐是把双刃剑”不但不是“反腐的节点到了”,而是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态势下,更细化到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如若不信,那就拭目以待。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