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对无法“脱瘾”的控烟且慢称“最严”
http://www.scol.com.cn(2015-5-31 7:58:5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被外界称为最严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已进入24小时倒计时,据悉,北京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在此条例下将再无吸烟室。北京作为首都,此次条例能否起到切实有效作用,备受全国瞩目。其示范效应将对其他各地进一步制定和落实控烟条例,起到关键的参考作用。(5月30日中国新闻网)  

  在肯定吸烟有害健康的前提下,对这一有害健康的不良嗜好的制止,只是起步于特点场所的“控烟”而不是全面禁烟,还是手下留情的。而将仅限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的控烟措施称为“最严”,无形中反而弱化了控烟的决心。如果说这已经算是“最严”,那么,在一般的标准下,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吸烟?  

  也难怪不少人对控烟诚意的质疑。每当提起控烟,就有人会说“怎么不先关闭烟草公司和零售烟店?”这倒真不是蛮不讲理。假如真有控烟的诚意和决心,从源头抓起才算得上“最严”,也最有效。然而,既有卷烟大量供应,又只是在特定场所控烟,还是充分考虑到“烟民”和烟草业在卷烟上的“瘾”的。基于这两种一下子无法克服的“瘾”,能在特定的公共场所禁烟,也许属于很大的决心了。

  笔者觉得这种控烟措施谈不上最严,是因为最严的措施是不留余地的。而在烟草销售店随处可见,而且大多装潢的很有档次,货源充足,大量供应的市面上,哪里能看出一点控烟的社会氛围?而被誉为凸显政府控烟决心的“税价联动”,这点不痛不痒的提价,能让“烟民”望而却步的话,卷烟也就称不上“香烟”了,戒烟也就如少出一块肉那样无所谓了。虽然不知“烟瘾”在生理上的具体作用,但依赖性的毋容置疑的。  

  其实,根本不能惊动“烟民”的“税价联动”,其小幅度提价的“手软”,并非照顾到“烟民”的烟瘾,而是烟草业本身无法摆脱对这笔买卖的“瘾”。既然知道提价有助于减少销售,何不大刀阔斧?既然想控烟,何不把烟价一下子提高到一般人买不起的程度?还不是因为怕因此没了生意?这样的“税价联动”,除了保证烟草业即使在销售出现微量下降时收入不减,还能有什么实际意义?不妨问下抽几元钱一盒的“主流烟民”,提价几毛钱后少抽了几包?  

  当一项有关全民健康的控烟措施,在保证烟草业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光指望“烟民”脱瘾,烟草业丝毫不受“戒烟之苦”,那么,只要烟草业还能保持原有的丰厚利润,控烟几乎是一句空话。无需去百度“烟瘾”是什么意思,只要看烟草业对此的无法割舍,就不难理解什么叫“依赖性”。按理来说,既然控烟作为政府号召,谁应该先做出表率?谁应该先表现出“忍痛割爱”的决心?而且,烟草业一旦忍痛割爱,烟民就如“无米之炊”了。  

  因此,“烟民”和烟草业对卷烟的依赖是客观现实,要解这个“瘾”都存在着实际困难。要等什么时候“烟民”真正意识到吸烟的危害性,有了戒烟的自觉,财政也能摆脱烟草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才可能出现最严的控烟措施。否则,我们只能在文明意识引导下,以局部渐进的方式,先减少吸烟带来的公共危害,最终让“烟民”和烟草业在逐步的调整和适应中一起“脱瘾”。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