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生态型重建是模式的蝶变
http://www.scol.com.cn(2015-4-21 7:45:3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吴海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三评震后重建的芦山新路  

  断翅蝴蝶生新翼,生态芦山又飞翔。尽管地震破坏了芦山一时的生态环境,但灾后重建始终秉承生态保护的理念,坚持走生态型重建的模式,使芦山以休养生息,重现美丽。可以说,芦山重建是生态“断翅”的新生,也是自然美景的“蝶变”。

  说其是“蝶变”,有例为证。宝兴县城的冷木沟,震前是泥石流灾害隐患点。震后,冷木沟治理按照“地质公园”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实现泥石流灾区向地质遗迹景区的提升。可以说,冷木沟的治理,不走因灾治灾应急治理的简单路子,而是统筹灾害防治、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地质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使得昔日令人心生畏惧的灾害点,逐渐变成如今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点,而这正是生态型重建催生的“蝶变”效应。

  灾后重建,生态是底线,绿色是引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芦山灾后恢复重建“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芦山地震灾区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系“世界茶源,熊猫家园”。如何在重建“跨越发展”中切实保护生态?如何处理好当前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是摆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灾区恢复重建一起步就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恢复发展同步,始终把灾区生态资源作为灾区发展的根本优势,将生态理念、生态智慧、生态生活方式融入到重建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这些思路,都秉承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秉承生态发展理念,芦山产业重建特别强调“绿色低碳”、“产业高端”,灾区坚持把恢复重建作为推动发展跨越的重要契机,做好生态文明大文章,加快培育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支柱产业。在天全县,一座依托自然生态,集生产示范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孵化、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正拔地而起,将当地农业发展拉升一个档次;在上里镇,特色农居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助农户走上致富之路。可见,生态重建不仅让芦山更美了,而且更富了,更有魅力了。

  生态重建呼唤节能环保。如今,在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以大理石废料和尾矿为原料的新技术,已经实现变废为宝,再生利用。管中窥豹,节能节材环保技术、绿色建筑标准、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已成为进入灾后重建的基本“门槛”。今后灾后重建应继续遵循这一思路,围绕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等方面做文章,系统推进节能减排,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生态重建今胜昔,重整河山天地宽。根据灾区资源禀赋,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是芦山重建的必然选择。如今,雅安正抓住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契机,用文化提升生态水平,用旅游展现生态魅力,用生态拓展文化创意。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灾后芦山必将自然生态常现、旅游产业常兴、美丽河山与“绿色财富”常伴常随。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