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芦山灾区在感恩中迸发奋进力量
http://www.scol.com.cn(2015-4-20 7:59:4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红色与蓝色琉璃瓦能组合出什么花案?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村民胡惠武自建的房屋给出了答案。4月8日,记者来到飞仙村,在高处望去,只见他家用红蓝两色琉璃瓦在房顶拼出了“中国心”字样,另一面则是英文单词“LOVE”。这样的“感恩屋顶”“感恩墙”在灾区乡村、学校和企业随处可见。(2015年04月17日《四川日报》)

  “地震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亲人,满怀信心建家园,黄昏过后是黎明”。记得在去年12月16日,天全县仁义乡十八道水农民艺术团75岁的程培贤以一曲婉转的感恩山歌《忘不了》,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同样,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村民胡惠武以独特的方式——用红蓝两色琉璃瓦在自家重建房顶拼出了“中国心”字样,以此感谢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支持。用胡惠武的话说,“懂得了感恩,才学会了做人,感恩永远在人生路上。

  还有,在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村民赵绍忠新家的围墙上,一颗颗红色花岗石组成了“灾后重建感党恩”7个大字,让“感恩”元素成为灾区最美风景,充分体现了150多万雅安人更懂得感恩。同样,在同村的苟全明家里,今年过年时堂屋中央没有贴传统年画,而是贴了幅感恩信,苟全明说“我们全家感恩党、感恩子弟兵,感恩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人”。 “红红火火过新年,感恩奋进建家园”、“新居落成常念共产党,楼房进住不忘总书记”走进芦山强烈地震灾区,我们还会看见许多村民在喜迁灾后重建新居的同时,贴上了感恩对联,挂起了感恩标语。

  笔者认为,学会感恩,方图报恩。正是有了程培贤、胡惠武、赵绍忠、苟全明等这样深怀感恩的雅安人,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化群众,用独特的方式在群众间传递着不等不靠、生产自救的正能量,为推动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知恩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对于芦山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而言,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常说感恩之话、常做感恩之事,用最朴素却又最真挚的方式感恩党中央和全国人民。

  在笔者看来,“感恩屋顶”“感恩墙” 就是最好的例证和见证。而这样的“感恩屋顶”“感恩墙”在灾区乡村、学校和企业随处可见,已成为地震灾区一道风景,在每一名灾区群众的内心,感恩精神已深深植根,并化作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

  其实,感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用心去做就好。正因如此,每一个人都要用实际行为去感恩党、感恩政府、感恩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对地震灾区群众的关心,把点点滴滴的感恩付诸行动,化作重建力量,彰显大美四川的精神之美和感恩情怀。

  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正像天全县仁义乡党委书记罗炳全那样,以“蛮拼”的精神践行着“民为我本,民在我心,我为民事,事为民做”的人生格言。

  总之,作为芦山灾区群众要知恩感恩、心存感恩、铭记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恩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感恩对口援建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对雅安灾区的无私援助,感谢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的支援、帮助,感谢党和政府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在感恩中迸发奋进力量。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