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天府声音 >> 正文
在四川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是梦
http://www.scol.com.cn(2015-2-22 8:12:1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这是甘孜州的首台群众‘春晚’,演员们有的来自高山牧场,有的来自田间地头。”作为晚会的总导演,杨英告诉记者。2月19日,晚会将在甘孜电视台和甘孜新媒体平台“甘孜网视”“掌上甘孜”客户端同步播出。“为了让群众观看更方便,这台群众‘春晚’还将被制作成光盘,发放到甘孜最边远的村镇,让边远乡村的群众也能欣赏节目。”(2015年2月21日《四川日报》)

  人所共知,文化是发展的血脉、进步的灵魂。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这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与方向。所以,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四川正在进行不懈努力,让日益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地惠及民心、融入生活,犹如缕缕清泉,滋润着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巴蜀大地处处谱写着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精彩华章。

  少数民族百姓共享文化成果,就是其中的最大亮点。正像报道中所说的,我省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如何为当地群众提供便捷、均等的文化服务,让他们也能平等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我省进行探索,“创新思路,反弹琵琶,不断推动文化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

  有报道为证。2014年,仅省文化厅就向我省民族地区文化(文物)建设投入资金4.16亿元,推进“五馆一站”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此同时,“春雨工程”、四川文化志愿者进藏区等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也通过“大讲堂”“大舞台”“大展台”等方式走进民族地区的学校、图书室、村寨,有效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而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响”致力于把覆盖面延伸到最边远的民族地区,惠及藏区240多万群众的四川康巴卫视频道使用康巴藏语播出电视节目,开通近5年已经打造了《康巴卫视新闻》《拉姆报天气》《康巴欢乐汇》等一批在藏区极具人气的品牌栏目。

  由此观之,文化即“人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升着人的精神生活品质。而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以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为前提。权利“落地”,文化方能“生根”。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就是要惠及全民,不断拓展公众对文化资源的享受度。要使文化服务覆盖到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老百姓,就要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将财力更多地投入基层,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使文化与基层、一线、工厂、社区、民族地区实现“零距离”,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最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

  如此说来,在四川,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是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深扎根于群众的土壤,文化才能真正获得生命力,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传播、创新扩散、道德敦化等功能才能真正实现,才能让各族群众同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动带来的美好新生活,即:待到山花烂漫时,人在花中笑。
相关评论:
·海螺沟和唐家河景区入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图]
·春节咋个耍 “文化福利”早知道
·向雅江救火殉职干部致敬
·永远的赶路人搭起一座丰碑
·2014四川旅游TOP10榜单揭晓
·[体彩] 甘孜彩民中取我省体彩新年首注500万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