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广角 >> 正文
究竟是谁仍未摆脱自卑感?
http://www.scol.com.cn(2015-1-1 7:47: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辑:盛飞
  有关中国人的形象和自我认知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热议。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加引人注目,使其具有了大国国民的自我认知,对自身的期许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令其感到焦虑、困扰,甚至精神上的挫败感。(12月31日《环球时报》)  

  这是北大教授张颐武《中国人仍未摆脱自卑感》一文的“开场白”。他认为“虽然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告别了贫困,但自卑心态仍有强烈表现,即对自身新的历史角色缺乏认知,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仍认为中国一切都不如人。”暂且不论“中国人”是不是“仍未摆脱自卑感”,先看看这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是如何用事实佐证自己的论点的,究竟是谁仍未摆脱自卑感?  

  毋容置疑,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诉人们,中国人不应该有自卑感。但张教授在论述过程中,却在夯实这种“自卑感”的来由,让本来根本没有自卑感的人,在他列举的事实面前,不得不感到自卑。抑或,对这些客观事实有所了解的人,本来产生的是紧迫感,而经张教授的“诱因”,混沌之下,难免让人紧迫感不足而“自卑感”有余。  

  所谓“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事实上,中国人不是甘愿无法赶上别人,而是在抱怨为什么赶不上别人。这是一种紧迫感而非自卑感。但张教授却对“赶不上别人”感到理所当然、心安理得。他认为“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在西方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也都出现过”,只不过“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和解决”。如此说来,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属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而且是弯路,那么,中国人就必须重蹈他们的覆辙?  

  如果这样的解释成立,那就怪不得中国人无法摆脱自卑感了。道理很简单,面对客观落差,积极的态度是快速跟上甚至超越。而腾飞的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也在某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而按照张教授的意思,中国发展之路,无法绕过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只能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更谈不上借鉴和超越。那么,这究竟是中国人仍未摆脱自卑感,还是张教授内心充满了这种自卑感?  

  其实,张教授内心的落差,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得很强烈。他认为“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之中”,而“西方的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制造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环境等问题已得到解决”。但他把这种落差归结为“加剧了一些人的自卑感”。为何落差带来的不是紧迫感而是自卑感?如果要在其中形成现实逻辑,就可能是因为国内存在张颐武这样的名校教授,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强调和坚守一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落后观念,而把国民在这种落差面前的紧迫感,说成是“自卑感”甚至“挫败感”。  

  通读北大教授张颐武《中国人仍未摆脱自卑感》一文,字里行间几乎看不出一种激励上进的情绪,而是对某些落后现状的心安理得。而这种心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卑感。如果把这种心态强加到“中国人”头上,不仅是对民族自尊心的伤害,更是对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之下,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果的否定。
相关评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