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群众少跑路”彰显以民为本群众观 |
|
|
|
http://www.scol.com.cn(2014-5-25 9:27:3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
|
|
|
作者:刘运喜 |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
编辑:郝栩甲 |
|
|
|
5月16日,中江县东北镇胜利村4组村民龚贤玖来到镇政府申请临时救济。东北镇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邓福先接待了龚贤玖,经核实“困难群众台账”,龚贤玖属于特别困难群众,当场把400元救济款发放给老人。而在这之前,领取救济款需要找8个人签字,要跑好几趟,现在8个章简化成两个章,提高了办事效率。(5月22日《四川日报》)
困难群众申领救济款,原来需要8个人签字,盖8个章,现在简化成2个章。让群众少跑路,让干部多跑路,笔者认为,这彰显了中江县干部践行群众路线、以民为本、服务人民的群众观,表明中江县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见到成效,让群众受了益,得了实惠。
群众办事,是让群众少跑路,还是让干部少跑路,反映的是干部的执政观、服务观、宗旨观,是坚持官本位还是坚持民本位,反映的是干部心中有没有群众观念,是否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政府为群众服务,干部为群众办事,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坚持以民为本的群众观,要求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为亲,以群众为尊,以群众为重,以群众为本,凡事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替群众考虑,时时处处注意维护群众利益。
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民为尊的群众观。始终把群众和群众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和群众利益。主动下基层调研,听民意,访民情,问民需,帮民困,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是非、优劣的标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江县坚持边查边改,变群众跑路为干部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建立“新三本台账”,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以民为尊、服务人民的群众观,彰显了干部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的诚意。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聚焦“四风”问题,克服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本、以民为尊,去掉官本位,确立民本位,放下官架子,既身入群众,又心入群众,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要求党员干部切实解决“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问题,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成为群众最信赖的亲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