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本是人之常情。不过昨天上午,赶公交车上班的成都市民陈先生却感觉受了“窝囊气”:一名看起来只有50多岁的女士,刚一上车就对着坐在座位上的年轻人说:“我是老人,快站起来让我。”这一行为让陈先生不能理解:“我支持年轻人让座,但是被要求让座的确很冤。”(来源:9月25日 四川在线)
中国是礼仪之邦,尊老受幼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而且中国人从小学生开始,就在接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因此,在公交车上,只要有老人上车,给老人让座应该不是问题。
但近年来的让座风波却从不间断,甚至经常发生老人与年轻人为争座而争吵、甚至发生流血冲突事件。那么,在公交车上,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给老人让座呢?
笔者认为,作为消费者而言,上车都是交付的相同的费用,都应该享有座位的权力。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亦不可厚非。但中国是礼仪之邦,尊老受幼,帮助他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提倡主动给老人让座。
但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并不意味着某些老人可以打着道德的“幌子”,去绑架乘客的权利。成都公交车上这位50多位的女士,是否是法定意义上的老人,还有待认证。同时,她打着道德的幌子去绑架年轻人的权利,很明显是不对的。
尊重老人,给老人让座,不应该只停留在道德层面,而应该在充分维护所有消费者权利的同时,国家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如增加公交车数量、严禁超载等,在公交车上要给老人增设专门的座位,让老人有其座,这样才能有效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一味地用道德去绑架年轻人的权利,显然是不会促进社会和谐,反而会带来更多的让座纠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