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艺评论
2022-08-12
李婷:
“云端”文艺不是简单复制 要防止“形式先行”
2022-08-12
朱丹枫:
梅花散彩映碧空——《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梅花奖得主卷)》序
2022-08-12
李舫:
用“微视角”洞悉世界“大历史”——序章夫《图腾与废墟》
2022-08-12
杨献平:
朴正、庄雅的诗歌写作——读李皓诗集《时间之间》
2022-08-12
北乔:
以书写的方式细品生活——评杨清茨散文集《何曾东风旧》
2022-08-11
黄一迁:
“无效”艺术展不妨少一点
2022-08-10
赵洋:
数字滤镜:莫让修饰变修改
2022-08-10
薛钧君: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2-08-09
薛静:
网络文学优质IP影视化如何在深度与广度上作出平衡
2022-08-08
刘晓燕 张乐乐:
博物馆+元宇宙:文化数字化转型孕育新业态
2022-08-07
袁瑾:
立秋:山容便与新秋净,稻花已作丰年香
2022-08-07
叶舒宪:
文明探源的交叉学科视角及方法论创新
2022-08-07
谭佳:
从人文学科深耕文明探源的中国性问题
2022-08-07
吴中胜:
古代家训文化源流探微
2022-08-07
郝静静:
短视频拓展网络文艺新版图
2022-08-07
龚苾涵:
网络文艺领域不是法外之地
2022-08-07
颜桂堤:
构建有诚意有见地的网络文艺批评
2022-08-05
余如波:
网红和书店注定难以“长情”
2022-08-05
尹德锦 徐淳:
另辟蹊径,“云剧场”让舞台更宽广
2022-08-05
海维清 陈衍伊:
传统舞台与数字“界面”的一次碰撞
2022-08-05
唐浩源:
醒狮展国魂,击鼓振精神——评舞剧《醒·狮》
2022-08-05
邓添天:
为杂技与戏剧的进一步融合打开了一扇窗——谈杂技剧《兵工厂》
2022-08-04
欧阳月姣:
中国网络剧的逻辑与创新
2022-08-03
任孟山 王琳:
别让影视剧被“烟雾”笼罩
2022-08-03
王东昌:
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2022-08-02
樊祎雯:
中国古代叙事画:打开隐秘在历史缝隙间的故事
2022-08-02
陈亦水:
古装剧迭代传统文化的“荧屏复兴”需注意哪些误区?
2022-08-02
牛放:
十二月市 赶集成都
2022-08-01
王川:
进一步提升对古蜀文明的认识水平
2022-07-31
海维清:
“神遇”王希孟——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符号美学传达
2022-07-31
宋学勤:
《只此青绿》:传统工艺如何转化为舞蹈语言
2022-07-31
王娟:
以传统文化之美抒写惟民至上之心
2022-07-31
王蓓:
现实的童话,时代的诗意
2022-07-31
李月荷:
在色彩的交融与对比中讲述英雄情怀——也谈话剧《其美多吉》
2022-07-27
张雷:
别让背景虚化虚掉了真实
2022-07-25
光明日报: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