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微评论
人的性格无非可以分为三种:内向型、外向型以及内外兼有型。如果“性格内向”可以成为拒录理由,那么“性格外向”者肯定也不能幸免,说不定将来有一天,有人会因为“没有明显性格倾向”而考不上公务员。这显然是荒唐的。 刘昌海
坦白的说,这种关于身高的质疑没多大现实意义。男人都是爱面子的,虚报身高几厘米何错之有,娱乐圈明星身高哪个没有水分。即便韩寒的身高与事实不符,除了凡夫俗子们在浮夸中找点心里平衡外,又能证明什么。倒是方舟子那句“看看此人有多假”有点嚼头且着实令韩粉有些不爽。鸣一凡
电视荧屏的教育性还是娱乐性,观众自己能够分清,用不着没有看过的人来指手画脚。宫斗剧可以批,但不是这个批法。看到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怒批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宫斗剧,甚至让人遐想是不是要禁播宫斗剧了,这样上纲上线,实在让人情何以堪!巫美桥红
韩寒的身高问题看似无聊,可却很有现实意义。明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为何变得如此复杂?是名人的问题,还是公众的问题?很多名人在说谎,可为何我们却不以为然?方舟子的质疑只不过捅开了名利圈的又一个脓包而已。女星的年龄,男星的身高,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关东客
这些年来,我国内地食品安全领域的丑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国人谈食色变已不再是传说,我们还有什么放心食品已成了现实追问。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谁也难置身“水”外的自来水,合格率仅有区区50%,中国内地无一城市实现直饮水。张国栋
自4月下旬开始,多位车主发现加完油后,车辆现熄火、无法启动现象,怀疑油里可能被掺了水,中石油方面坚称汽油样品检测合格,却愿赔偿每位受损车主3500元,如此不合逻辑之举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自认为没犯错却愿意赔礼道歉,这样的谬论逻辑真让人担心,中石油到底是怎么了?王庆永
《甄嬛传》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网上也是一片叫好声。但就是这样一部热播剧却被党报批煽色腥至极。网上叫好,党报批评,二者的差异不禁令人困惑。是党报的以偏概全还是《甄嬛传》真的煽色腥至极呢?孙霁
老外做好人好事引发众多关注,好评如潮,说明中国人对好的价值观很认同,很推崇。但也反衬了某些中国人言行“分裂”,对正确的价值取向,心理认同,行动相悖,口头支持,行为反之。对老外的善行与其拍手称赞,不如仿而效之。 郭鑫
陪乞讨老人吃饭,本应该习以为常的普通小事却因公共道德的沦丧以及彼此间信任之墙的塌陷而变得这么的珍贵、稀缺、耀眼。外国人为什么敢于第一时间救助乞讨者,并给她一种温暖的心灵慰藉呢?谭相彬
从“洋大叔人行道打太极”到“老外抓扒手”再到“洋小伙帮乞丐老太”,笔者看到的是一帮富有正义感和热情的“人”,而不是“老外”,相比之下我们的社会不是缺少这样的“人”吗?宛可欣
不干净的涂鸦墙,不干净的跳蚤市场,不干净的贫民窟,不干净的劳力阶层,却一样可以坐上干净的巴士,一样可以走进干净的市政服务大厅,一样享有干净的碧水蓝天……比之于各色“创建”下的涂脂抹粉,不甚干净却温暖向上的日子,更让人安心。邓海建
蔬菜价格就像跷跷板,一头连着菜农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菜篮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如何找到平衡点,是道难题。更难的是,“地头菜贱,摊头菜贵”、“卖难买贵”等问题同时出现,则意味着光找平衡点还不够,还得理清蔬菜供应链问题,对症下药。张国栋
就在河南省南阳市,当地政府竟然打着保护“知名人士墓”的幌子,公然上演现代版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已经演绎到了“让死人沾活人光”的版本,令古代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望尘莫及! 孙勋波
城管“下跪还礼”,被很多网友解读为“平等对话”。的确,与粗暴执法相比 “下跪还礼”是文明执法的一种表现,也折射出城管形象在逐步提升,但“下跪还礼”该不该给掌声还有等商榷。赵玉雄
信访局长跪访的行径一方面折射出信访工作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一种鞭策,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必须充分得到保证,真正能让政府部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纳入社会的监督之下,实现“权力的阳光下运行”,这才是根本之道。 蔡玉军
干露露最近“疯头”很足,大有不脱光誓不罢休的味道。这次北京车展,她的乳房和胸怀再次向男人们敞开,从干露露出道到现在,她到底有多少才气,没有多少人知道,相反,她有多少奶气,却是尽人皆知,势有让全天下人都要阅尽她的乳房。玄弋
亚洲足球冠军联赛主场作战的广州恒大队败在韩国全北现代队脚下。许家印1800万砸了个不响的水泡,理应让我们有所警醒:足球圈逾演逾热的烧钱运动应该降温,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要总拿钱说事。单绍武
解决信访局长“下跪上访”背后的“弱者”维权之困,期望于官员们能够“感同身受”远远不够。社会矛盾的纾解不能仅靠某个群体的自省与救赎。充分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真正的法治社会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鸣一凡
咱们的大学媚官媚财,行政权力与知识权力交媾,赢者政、学诸界通吃,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盖出五星级酒店,这没有丝毫光彩,而是丑陋不堪。大学越来越珠光宝气,这是死路一条。别再糟践博士了,让博士回归本源吧。如果连博士都成了垃圾,我们教育的希望何在? 朱永杰
如果容许真的假文凭,“论人”博士等龌龊之事大行其道,那么,学将不学,校将不校,国将不国,对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一场新的文化劫难。无疑,在清华读博的徐厅长应该给民众一个说法!其他热衷于在职学习的官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李云勇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