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研究员 燕巧
2025年的“6·18”消费大促,成为中国商品“出海”的一个跳板。
6月3日,阿里国际站针对美国市场推出最大规模的6月大促,吸引大批美国买家涌入。平台圣诞相关产品的订单增幅均在50%以上,如配饰等热门节庆商品同比大涨超120%。而常用作圣诞礼物的玩具类商品,订单量更是同比翻了6倍,几乎成了“圣诞备货专场”。往年,五六月份是外贸行业的年中淡季,今年淡季生变“旺季”。
虽然踩着“6·18”年中促销的节点,阿里国际站此番的“外贸618”并不在6月收官,时间跨度将持续到8月初,覆盖整个关税窗口期,且不设报名门槛,即便新加入的商家也能立即参与。
有行业人士指出,“外贸618”有望从“应急之举”升级为未来的“常态化海外营销节点”。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参与“外贸618”不再是选择题,而是适应全球化2.0时代的必修课。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发展报告(2025)》,2025年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预计增长至6.9万亿元,未来跨境出口B2B预期增速仍将高于传统外贸。
海外企业对数字化展会、数字化销售等方式认可度上升,线上线下融合推动跨境电商B2B模式的普及。上述《报告》指出,未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交易规模将持续扩大,技术密集型品类占比将加速提升;跨境电商B2B市场将从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加速转型;传统制造企业正通过跨境电商重构“工厂→消费者”的链路,工厂企业将加快入局跨境电商。
关税风波下,谁能提供更贴近本地市场的解决方案,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当前,一些以“中国制造+跨境直邮”模式起家的跨境电商平台正加速商业模式转型。小额包裹征税意味着物流成本的上涨,但如果物流费用转嫁给消费者,会直接影响转化率。为此,不少企业开始“抢舱”大战,抢船舱也抢海外仓,在美海外仓短期内会出现爆仓、价格上涨等挑战。因此,90天关税窗口期,增加“海运+海外仓”航运快线,建立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各地服务跨境电商产业的当务之急。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