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研究员 徐也晴
近期,视频博主“稚晖君”(彭志辉)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新款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不仅会骑自行车、聊天,甚至还能给葡萄穿线,从而引发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开年以来,国内外人形机器人赛道愈发火热。高盛此前发文表示,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人形机器人可能在2025年步入量产阶段,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或将达到380亿美元。根据国际咨询机构埃森哲最新发布的《技术展望2025》中文版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的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年产量将突破10万大关。
埃森哲表示,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工智能大模型促进了机器人在情境理解、沟通交流、规划与行动等三个方面的飞速发展,而这三个维度的融合发展也让多功能机器人崛起。所谓“多功能机器人”,指的是机器人机身内部的硬件比以往更加定制化,机身则更加通用化,能够承担多种类型的任务。人形机器人就是多功能机器人的代表之一。埃森哲预测,预计到2032年,类似手机应用商店的机器人技能商店将会诞生,为多功能机器人提供技能下载服务。该机构认为,所有企业都需要密切关注多功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更深刻影响到了从零售到医疗等实体运营的行业。一方面,企业对物理世界、业务流程、工作流程的构思与设计将会被重塑;另一方面,企业执行物理任务的范围也将会被重塑。
埃森哲提醒,由于机器人技术为安全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当前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将负责任的AI实践扩展到现实世界,比如需要考虑人身安全问题、建立相关决策框架和治理机制等。
无独有偶。近期赛迪顾问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大趋势》中也提到,人形机器人产业治理体系尚存空缺,亟需行业通力协作。要从建立标准规范、完善法律伦理、打造安全体系、强化检测认证的四个方面入手,筑牢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安全底线。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