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联系邮箱:scolpl@163.com
天府评论>>麻辣烫>>正文

麻辣烫丨套餐外流量不该成为收割机

http://www.scol.com.cn  (2025-02-27 15:39:5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周明华
作者: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川观新闻评论员 余姝满

没有短信提醒、没有欠费停机,“8700元天价流量费”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压在了山东潍坊大二学生小陶的身上。

流量用时方恨少,套餐之外有陷阱。去年,小陶换了新手机,误将无流量套餐的联通卡设成了数据主卡。手机卡因套餐外流量消耗超过34GB,当月手机话费达到8700多元,加上违约金,欠费金额累计超万元。折合下来,平均每1G的流量费高达258元,有网友吐槽:有一种踩了大坑的既视感,这流量是镀了黄金吧。

面对投诉,运营商先给出解决方案“减免至1800元”,后又要求小陶提供银行卡号,称将转账8800元至其账户用于其缴费。如此一系列做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人产生更多疑问:真正考虑用户权益了吗?流程规范吗?甚至有人提出,应该进一步追问,是技术故障,还是故意放任用户超支?

套餐外流量不该成为收割机,小陶的遭遇不能当成个案来看。手机流量逐渐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谁都可能因为一次“手滑”、一次疏忽,导致流量超支。不怕流量超支,怕的是可能触发“天价流量费”的恐惧感、无力感。运营商的服务漏洞、“高得离谱”的套餐外流量费用,消费者再谨慎也很难说不卷进“天价流量”的漩涡中,付出大大超过心理预期的代价。

“运营商乱扣费”“退费维权难”……近年来,反映“天价流量费”问题的投诉不少,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各种“爱恨纠缠”更是不休。从实际来看,运营商与用户的关系其实是不太对等的,但技术优势不是剥削工具,所谓“服务”绝不能成为披着合法外衣的收割。消费者个体的力量虽然弱小,但每一次维权都是让技术回归服务本质的呼吁。少些套路、多些真诚,少些漏洞、多些完善,让每一个消费者用得安心、放心,才是运营商拥抱用户的正确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