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清者,净也;朗者,明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腾“云”驾“数”,在互联网空间沟通、交流,推动工作,让生活更美好。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快捷、便利、高效的网络服务同时,也面临多个方面的安全挑战,个人信息安全、直播带货中的虚假宣传、恶意营销乱象等,要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既要加大网络空间的整治力度,对现存的问题“重拳出击”、根除“顽瘴痼疾”,也要每一个人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守牢“指尖”责任,当好网络安全的“守门人”,汇聚亿万网民的力量,共同撑起清朗的网络空间。
“清朗”行动亮剑网络“顽疾”,及时掐掉危害网络生态的“毒苗”。问题治理是时代的声音。开展“清朗”行动,要有方向、有目标,瞄准靶向,精准用力,才能更好地整治网络空间暴露的问题病灶。通过“清朗”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问题,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紧跟网络生态的发展,做到哪里乱象冒头,治理的矛头就指向哪里,对网络“毒苗”露头就打,彻底净化网络空间“雾霾”,更好守护亿万网民的网络生活。
守牢“指尖”责任,用法治力量维护网络清朗。网安则国安,网络安全关乎你我,没有“局外人”“旁观者”。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严守网络安全底线。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要加强教育、完善管理、提升技术防范,提升网络空间的“防御力”,也要压实网络平台责任,欢迎网民积极参与监督举报,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时刻保持警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绷紧网络安全这根弦,不信谣、不传谣,共同守护数据安全、守护人民网络空间。“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搭建数字桥梁,带来发展的新飞跃,在分享网络发展红利的同时,更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制轨道上健康运行,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路环境。
“清朗”行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利用“换脸”“换声”“P图”等手段编造不实内容,以“户外搭讪”“街头采访”等方式尾随陌生路人进行语言、肢体骚扰,利用“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快速致富”等噱头……这些都是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屏障。以“清朗”行动为契机,聚焦重点整治问题,聚焦网民权益保护,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在曝光典型处置案例、强化教育引导中,提升震慑力、约束力,让广大网民能够自觉提高安全意识,争做中国好公民。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清朗”行动不是“一阵风”,也不是一地一域之事,而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广大网民要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自觉成为正能量网络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引领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治的合力,让“清朗”成常态。
编辑:牛霄 校对:徐登林 责编:邓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