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物流服务生产消费、连通线上线下、连接城市乡村。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落地和行业发展新动能逐步壮大,快递业将进一步发挥在物流领域的引领作用,更好助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
从“小包裹”看消费市场的回暖。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快递业务增长源于消费需求有效释放。今年一季度,在各项促消费政策带动下,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线下消费加速发展、假期旅游消费火热,多彩活动引人入胜。今年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较上季度升高9.1个百分点;小商品市场经营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6.3%,其中3月同比增长21.6%。一季度,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8.3%,较上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3月同比增长14.5%。今年以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带动了快递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增。同时,快递业不断延伸服务网络、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快递业务量的增长,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春意盎然,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
从“小包裹”看完善的物流网络。我国快递业务量的增长,既离不开消费政策的激励,离不开消费潜力的释放,也离不开物流网络的持续完善。以农村寄递物流为例,从“快递下乡”工程到“快递进村”工程,再到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我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日渐完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随着农村地区网购需求日渐增长、农产品进城需求逐步增加,主要快递企业持续强化寄递网络服务效能,通过延伸服务网络、加大设备投入、优化服务管理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地区服务能力,提升用户寄递体验。作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渠道,快递业助力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今年以来,快递企业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打出快递进村“组合拳”,有效激发了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
从“小包裹”看高效的寄递服务。我国快递业务量的增长,与各地各部门更加重视寄递服务有关。各地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使得农村物流体系“微循环”更加畅通,农村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各地完善行业基础设施,推动在县乡两级选择面积适宜、交通便利的场地,做好县级快递园区、县级处理场所、乡镇服务设施保障,推动地方政府协调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事务代办中心等为村民提供快递收发服务。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数码、家电、厨卫等产品持续热销。为更好服务政策落地实施,快递企业积极响应,推出系列专属寄递服务方案,发展逆向物流网络,将送新货、拆旧品、安装调试和环保回收融为一体,构建起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以家电回收为例,相关企业通过自研的系统,对回收的废旧家电进行物流全链路的在线管控,避免废旧家电流入二手市场。
编辑:牛霄 校对:徐登林 责编:邓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