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华北地区等多地大风持续,部分地区阵风可达11级以上;内蒙古中东部、吉林东部山区、青海南部等地有大雪,局地暴雪。
此次大风天气具有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极端天气有其偶发性,但并不意味着听之任之、无能为力。应对极端天气,防灾抗灾慎终如始的意识不能变。保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系统思维始终在线,才能打赢打好应对极端天气的硬仗。
应对极端天气需增强底线思维。极端天气通常不按规律出牌,而是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应对难度高。近年来,极端天气频次增密、快速转换、复合型极端天气成为新常态。增强底线思维,就是应对极端天气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从最坏处着眼”,就是要预想事情滑向“底线”即走向最坏情况的各种可能性,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做最充分的准备”,就是针对预想的最坏情况和预估的风险,做好应对的充分思想准备和工作预案准备。增强底线思维,就要避免守着底线无所作为,而是以“保底”作为可靠的保证,从而更有信心和决心去追求更好的结果。这次应对大风天气中,相关地区和有关部门强化底线思维、防范意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超前部署安全防范应对措施,通过精准预警、动态监控、强化现场管控等措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对极端天气需增强极限思维。极端天气意味着达到极限值,甚至超过已有的极限标准。极限思维就是把相关问题及其条件主动推到极值下进行研判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相比较而言,底线思维侧重“以守为攻”,是一种以退为进、稳中求进的防守型思维,强调在捍卫底线前提下尽可能实现目标。而极限思维侧重“以攻为守”,是一种自我驱动、争取主动的进攻型思维,强调以“极限状态”来判断趋势,通过发挥自身极致潜能来达到极致目标。增强极限思维,就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战略主动。这次应对大风天气中,各地充分考虑极端情况,加密会商调度研判,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加强户外广告牌、高空构筑物等隐患排查和农业大棚设施防风,强化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学校安全、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应对极端天气需增强系统思维。极端天气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连锁性和全局性,单一或碎片化的应对方式往往难以有效解决问题。系统思维是一种以整体、动态、关联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的对立面就是以片面、静态和孤立的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协调多方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才能更科学、高效地应对极端天气。这次应对大风天气中,各地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从气象监测等科技赋能,到城里短信、农村大喇叭的贴身预警;从电力、燃气、热力等企业加强设备设施巡查,到园林部门对风险树木进行加固、修剪,及时处置涉树隐患和突发情况;从专业救援力量枕戈待旦,到群众调整出行、主动避险,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成效凸显。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面对复杂多变的极端天气,必须增强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系统思维,把隐患、风险想得更严重一些,把预防工作做得再周密一些,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就能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牛霄 校对:徐登林 责编:邓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