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节气、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砖黛瓦间寻一抹新绿,于百家灶火中品一口春鲜。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蕴藏在一个个文化符号中;“诗与远方”的文旅牵手,激发出旺盛的时代生命力。从红色旧址上追思追忆,到山水花丛间踏青赏春,清明时节,人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赓续精神血脉、汲取文化养分,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清明假期,人们踏青出游,尽享春日美好时光,神州大地涌动的人潮、流动的车流、奔跑的货流,让我们在清明假日万千气象、勃勃生机中看经济“春潮涌动”。清明小长假,各个旅游目的地聚焦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打造“文旅+”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场景,让大城小镇焕发新活力。比如,亲子研学游、老年康养游、青年户外探险游等多元化线路,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业态,改善消费条件,充分激发清明假日经济的消费势能,丰富游客的体验感,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勾勒假日经济新图景。
清明假日亮点多,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周边游、高铁圈、踏青赏花……清明假期亮点特别多,以“花”为媒、以“特”破圈,带游客解锁好春光。比如,革命旧址参观者络绎不绝,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在跨越时空的思念与坚守中赓续传承;从曲水流觞、临水赋诗,到踏青插柳、放飞纸鸢,清明在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出多样的民俗习俗……在绿色出游、传扬红色精神中,以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聚流量,让各个地方人气旺起来,在给心灵放假的同时,也为自身“充电”,让假日经济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滋养”。
消费市场活力足,大城小镇人潮涌动。逛集市、买文创、品美食、挖野菜……以新场景、新玩法、新业态营造出文化味儿浓、市场活力强、处处人气旺的消费氛围,解锁文旅消费新热点,让更多“人流量”成为假日经济的“新引擎”。壮大假日经济,既要因地制宜,也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这就需要看到大城的现代化、快速度,也要看到小镇的古朴、悠闲,以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土人情、风味,打造“网红打卡地”,吸引一拨又一拨“回头客”,把“人气”转化为“财气”。
文旅融合热力足,假日经济持续繁荣。文旅融合带动“一业兴、百业旺”。清明假期,各地推出文化活动、赏花胜景地、非遗集市、研学直播等新活动,着力打造可触、可感的文旅新消费模式,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激发游客的消费热情,让消费市场“热辣滚烫”。“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既推出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券,拿出更多“真金白银”的实惠,激发消费者假期出游意愿和消费热情,又强化创意先行、技术赋能和精细化运营,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新的动力。
“假日经济”的热度要延续下去,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既树立“一盘棋”意识,充分调动航空、铁路、公路等各类运力资源,持续优化交通线路,提高运输效率,又注重文化品牌提质升级,及时捕捉消费者的新需求,鼓励文化产品迭代更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的动能。
编辑:牛霄 校对:徐海鹏 责编:张通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