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联系邮箱:scolpl@163.com
天府评论>>地评线>>正文

【地评线】天府评论:建成科技强国,青年科技人才重任在肩

http://www.scol.com.cn  (2025-04-02 11:30:1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作者:向秋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手机访问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指出,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青年科技人才不仅是当下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未来科技队伍实力的决定性力量。建成科技强国,青年科技人才重任在肩。

自主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创新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领域不断抢占科技制高点,其秘诀就在于自主培养人才“最可靠,也最管用”。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是一个连续的多阶段过程,要坚持幼小中大学各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序衔接贯通,科学合理设置不同学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保护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和高远志趣,循序渐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个领域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多个方面。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创造力都处于高峰期,许多重大的科学突破和技术革新往往是由青年科学家在早期职业生涯中完成的。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才能让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科研。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往往很难计划。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稳定支持力度,引导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长期开展前沿科学问题研究。科研成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调整。要以深化人才评价改革为突破口,破除“五唯”“四唯”积弊,尤其要摒弃“唯帽子”评价的倾向,为青年科技人才松绑减负,让他们的创新潜力充分释放。推行同行评议,客观公正专业地考量人才;设立长周期考核,让青年科技人才拥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安坐“冷板凳”。要在薪酬待遇、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政策上给予倾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当前,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的“北斗团队”“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科技人员的平均年龄都为30多岁。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技人才占比达80%以上。青年科技人才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知识更新快,一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及时准确把握前沿领域和新兴技术的变化趋势。要尊重和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智慧与创造力,鼓励他们参与重大科技决策,推动科技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要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更多价值实现的机会,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承担颠覆性技术创新任务,让青年科技人才担纲领衔、脱颖而出。

时代呼唤青年科技人才,时代成就青年科技人才。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气象万千。让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让施展才干的舞台更加广阔,让创造价值的机会更多,日益积累的青年科技人才优势定能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创新发展优势,定能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注入不竭动能。

编辑:牛霄 校对:罗玉龙 责编: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