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联系邮箱:scolpl@163.com
天府评论>>地评线>>正文

【地评线】天府评论:“三个并重”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

http://www.scol.com.cn  (2025-04-01 10:47:0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作者:张继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方案》明确要求,要做到新建和改造并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护并重,真正把具备条件的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新建和改造并重。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但与《方案》提出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到2035年,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对此,各地各部门既要抓好高标准农田的新建工作,也要抓好改造提升工作。不能只重视新建项目,而忽略改造提升,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科学的目标任务,踩准节奏,做到两手抓。新建工作要用心用力,要深挖潜力,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持续用力,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改造工作也要稳步推进,要做好措施保障,做到齐头并进,齐抓共管。各地各部门切忌按下葫芦浮起瓢,而是要统筹施策,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新建和改造并重。

数量和质量并重。自从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但一些地方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少数地方为了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表面上增加了高标准农田数量,实际上没有真正发挥出高标准农田的作用。为了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各地各部门要从“国之大者”的角度出发,既要抓数量,也要抓质量,要让每一块高标准农田都切实发挥出应有的粮食保障作用,要让更多良田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中国粮。如何才能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方案》明确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办法。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要“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在措施保障上,要“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群众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护,落实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建设和管护并重。客观而言,各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结果导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高标准农田的管护上,各地存在诸多问题不足。有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由于少数领导干部只重视完成目标任务,而缺乏后续的维护保养,导致虎头蛇尾。有责任落实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与责任机制,没有把高标准农田的管护责任落实到位,结果导致高标准农田质量下滑。对此,《方案》提出针对性举措,从运营管护主体,到运营管护模式,再到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要求,目的就是要求各地各部门做到建设和管护并重,既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也要管护好高标准农田。

编辑:牛霄 校对:罗玉龙 责编: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