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海南,天高云淡、日暖风轻。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圆满落下帷幕。求解时代之问,破解发展之困。4天来,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00名代表在这里分享真知灼见,广泛凝聚共识,为在世界大变局中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汇聚新的“博鳌力量”。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塑国家信任至关重要。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信任”成为了高频词汇。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然而,当前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贸易冲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各国之间的信任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重建信任,首先要坚定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石。各国应恪守多边主义理念,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共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所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要突出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大国在重建信任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大国要带头讲诚信、讲法治,支持和鼓励其他国家广泛平等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搞本国优先只会损人不利己,只有通过合作与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正视困难,共同迎接挑战。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威胁迫在眉睫、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地缘冲突此起彼伏、数字鸿沟持续扩大……挑战无处不在。面对这些挑战,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国应立即采取行动,加快绿色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呼吁,全球领导人要立即采取行动,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副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也表示,要加快气候融资进度,每年至少需要3000 亿美元,同时要把1.3万亿美元作为目标。
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方面,各国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为亚洲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2024年,中国经济实现5%的增长,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中国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外企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在应对数字化挑战方面,各国应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构建完整生态,分享成功经验。本届博鳌年会上,爱思唯尔董事长池永硕说:“AI发展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企业竞争思维,各国应共同构建完整生态,分享成功经验。”芬兰前总理阿霍也指出,要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让技术决策者理解技术背后的社会、商业、人文逻辑,真正做到人控制AI,而不是AI控制人。面对数字化浪潮来袭,各国应该勠力同心,携手同行。
彼此照亮,相互取暖,共创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在世界大变局中,中国与世界彼此照亮、相互取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今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将迎来封关运作。迈向新阶段,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仅是货物、服务、资金、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试验田,更是规则制度集成创新的前沿阵地。中国以实际行动不断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批准13家外资企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印发文件进一步推动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众多跨国企业高管掀起“访华热”,并作出在华发展、与华共进的承诺。
汇聚“博鳌力量”,共谋亚洲发展之策。风从海上来,潮起海之南。博鳌亚洲论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它所传递的信息和力量,将激励着各国携手共进,在世界大变局中谋划良策,破解发展之困,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也将继续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正能量,与世界各国一道,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编辑:牛霄 校对:罗玉龙 责编:邓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