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至,植绿正当时。过去一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面积超1亿亩,其中包括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一座座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一片片荒漠戈壁变成林海……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绿色家底愈加殷实,增绿优势不断显现。
山川披绿,林海生金。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管子·立政》中说的“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体现了古人对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的朴素认知,对今日的国土绿化仍有启迪。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研究测算表明,森林每增加1立方米蓄积量,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用1立方米木材替代等量的混凝土,可减少0.8吨二氧化碳排放。事实上,用植绿点缀美丽中国,国土绿化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离不开国土绿化。没有国土绿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美丽中国更会成为泡影。
国土绿化,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持续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一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向往的必答题、赶考题。从“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被写入党章,到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到全民动手、年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国土绿化大发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有力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建设等齐头并进,创造了今日“当惊世界殊”的绿色奇迹。
与绿色相约,携美丽同行,国土绿化永远在路上。从东北的旷野到西南的群山,从东南的丘陵到西北的戈壁,接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一场新时代国土绿化的人民战争。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国土绿化,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切实提高国土绿化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美好风光的向往真正落实到国土绿化之中。要把握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水文地理条件不同等特点,更加注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时适法,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充分发挥森林的“宝库”作用,不断增厚国家的绿色家底。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2025年3月12日是中国第47个植树节。2025年也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4周年。我国从南到北再次掀起春季造林绿化的热潮。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贯穿始终,融入日常,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愚公移山的劲头,推动国土绿化行动提质提速,当好植树造林、国土绿化的先锋队、施工队,为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画卷,在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赛道上跑出追梦人应有的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美”无止境。
编辑:牛霄 校对:曾沧海 责编:张通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