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栏目时表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让“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价值”,托起“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群众热切的期盼。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入手,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今天的中国,生态环境改善有目共睹,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历年全国两会,生态文明建设都是重点话题。201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此后十多年的“两会时间”里,中国宣布铁腕治污,商讨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越走越笃定、越走越宽广,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当今年三月的春风掠过河北塞罕坝的广袤林场,吹绿浙江余村的满山茶树,卷起厦门筼筜湖的清澈涟漪,惊飞红树林中栖息的白鹭,一幅万物生长的美丽画卷在神州大地铺展,成为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双向奔赴”的见证和例证。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把蕴藏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选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降碳不是牺牲增长,而是开启增长新维度;减污不是束缚手脚,而是锻造发展新韧性;扩绿不是点缀盆景,而是培育生态新资本。这本质上就是一场“发展观”的革命,意味着全面绿色转型注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护好生态颜值,催生经济价值。全国两会期间,从代表委员的一次次求真的发言中、一个个务实的建议里,足以感受到,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各地交出的只是“测试卷”,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大考仍在继续中。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让大地的绿色越来越多,山川的面貌越来越美,生活的品味越来越高,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亿万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尽情享受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的愉悦,推动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实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双向奔赴”。
编辑:牛霄 校对:曾沧海 责编:张通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