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即将拉开帷幕。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春节前后将呈现学生、务工、探亲、旅游等四种客流叠加情况,集中度较高。对此,各地各部门要提早研判分析,统筹应对安排,保障群众平安出行。
在综合研判中科学安排。每年的春运,对于各地各部门来说都是一道必答题。面对超大的人流与物流,面对巨大的交通压力,需要各地各部门提早研判,既要从本地区的人流物流来分析,也要从区域和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分析,要统筹调度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打好“组合拳”,集中精力交出一份春运答卷。为最大限度满足客货运输需要,相关部门要加强客流需求研判,合理制定运输方案,充分挖掘运输潜能,做好运力统筹调配,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热点线路运力投放和组织调度。从铁路运输看,今年春运,部分客流集中方向有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将对重点地区起重要支撑作用。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重点地区和高峰时段运力投放。从节前到节后,要通过大数据进行研判分析,及时调整运力,有效应对超大流量的人员出行。
在用心用情中做好服务。春运,既是一道交通出行题,也是一道作风保障题。面对密集的人员出行,各地各部门要拿出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从道路疏堵保畅,到改善旅客出行环境,从优化售票服务,到加强重点群体关心关爱等,需要各地各部门提升服务意识。如优化购票信息预填功能,做好重点旅客服务,改进旅客在途服务,完善车站充电设施,加大票价优惠力度,提升交通接驳信息服务水平。要提高旅客服务水平,航班发生变动时,通过短信、电话、航空公司和机场APP等途径,及时向旅客发布航班动态信息,做好客票退改签、旅客集疏运等服务工作。公路沿线要做好充电服务保障,提供灵活充电服务,加强与城市侧充电资源的共享共用,缓解充电排队压力。
在排查治理中保障出行。面对大量的人员出行,安全是前提。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冬季突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排查人、车、路、企交通安全隐患,严禁不合格的车辆、不合格的驾驶人参加春运,推动桥梁隧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高速公路出入口和事故多发点段的隐患治理,最大限度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化解风险。春运期间,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各地区要提早做好应对准备。北方地区要加强防范阶段性降雪造成的道路结冰、积雪对交通和旅游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西南地区高海拔桥梁、隧道等局部路段需要防范道路结冰等不利影响,华北、四川盆地还要注意防范阶段性能见度较低对交通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要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前配置一批重型除雪除冰装备,狠抓大跨度建构筑物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提升电力、高铁的融雪除冰能力。
编辑:牛霄 校对:曾沧海 责编:张通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