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事关中国饭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厉行节约工作力度,节粮减损取得积极成效。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门更要抓好节粮减损,切实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增产仍需节约,节约也是增产。在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各地各部门要把节粮减损放在重要位置,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链条推进节粮减损,从源头节粮,到科学管粮,再到高效用粮,要把节粮减损的举措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要提升思想认识,不能只是一味强调增产,而忽视节约,否则必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要持续强化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加强粮食机收减损,稳步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各地各部门要逐步完善烘干塔、恒温房、运粮专线、专用码头等设施设备,通过建立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烘干、清理服务,在把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的基础上管好每一粒粮食。针对当前部分粮食产品存在过度加工、出品率较低等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推广应用粮油适度加工新工艺、新设备,加强粮油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粮食加工损失,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
粮食节约,离不开要素保障。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健全节约粮食的长效机制。从粮食运输服务来看,2014年至2023年,我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250万公里,粮食运输服务水平提升。进一步推动节粮减损,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交通运输网络,深入推进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从农机运用来看,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推进机具装备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收获机械,全面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切实提升机收减损性能。从农业服务来看,“田保姆”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帮助小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强化节粮减损,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勇于探索创新,建立健全更加高效有力的节粮减损长效机制。
节粮减损连着发展方式。节粮减损不仅仅是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也不仅仅是一个全面参与的行动,更是一种全方位、大力度的引领带动。在节粮减损要求之下,倒逼各地各部门加快生产方式转型,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推动粮食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从粮食加工,到科技创新,要把一粒粒粮食“吃干榨尽”,让粮食产品供给更多元。大数据精细化管理,提升了粮食产品的流水线生产效率与原料利用率。加快面粉加工设备改造升级,鼓励应用柔性大米加工设备,提升粮食加工行业数字化管理水平。一系列举措推动粮食加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粮食转化效率提升,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节粮减损,各地各部门要聚焦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推出更加实化细化的举措,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节粮减损落到实处、见到成效,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编辑:牛霄
校对:刘宇男
责编:曾东平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