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全力以赴抓好“三夏”,让庄稼不负有心人

http://www.scol.com.cn(2024-6-5 14:39: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婧蓝
作者:婧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眼下,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加快。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达1.2亿亩,进度过三成半,黄淮海夏粮主产区已进入收获高峰。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端牢“粮食饭碗”,关乎人民群众的吃饭大事,也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压茬推进夏收、夏种和夏管,确保夏粮“丰收到手”,为秋粮再夺丰收、实现全面粮食生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三夏”农忙时节,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事劳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做好“颗粒归仓”,又做好“秋粮入田”,耕好节粮减损“无形粮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好大面积提高单产各项措施,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全力以赴抢夏收,筑牢全年粮食基石。“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麦”向丰收的关键时期,要抢抓农时,让“丰收在望”变“丰收在手”,就需要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环环相扣抓落实,确保颗粒归仓。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三夏”期间,全国各地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650万台(套)。机收是粮食“落袋为安”的第一步,抢抓夏收好天气,积极应对“烂场雨”,依靠农机助力保丰收,让夏收更省时、省力、省心,绘就夏粮好“丰”景。

  不误农时促夏种,打牢秋粮丰收基础。“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我国从南到北,夏收、夏种、夏管正在火热进行。在粮食入仓的喜悦之中,也要不误农时,确保夏播面积,在抗旱防涝上用心。做好夏播夏种工作,确保秋粮尽快入田,既要各相关部门立足职责、各负其责,主动做好政策措施、交通保畅、防灾服务、资金及农资等保障工作,也要强化夏种的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实地查看土地墒情,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夏播种足种满、种在适播期。“三夏”生产农时紧、农事重,要按时按质按量做好夏种工作,就要提升科技化、机械化水平,提升速度和效率,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精耕细作忙夏管,守望下一场的丰收。稳住粮食安全这一基石,既抢抓农时加快麦收进度,确保夏粮丰收在手,也要下足“绣花功夫”,统筹抓好夏管和夏播工作,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做到应浇尽浇,地方各级部门务必靠前服务,将责任压实到田间地头,让更多新品种、新技术“破土而出”,要严密防范病虫害及气象灾害,全力以赴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同时,用好“科技小院”,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实,助力农民挑起“金扁担”,提升夏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以科技助力奔跑的“三夏”,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三夏”农忙时节,希望的田野,处处都是“风吹麦田千重浪”的好风景,这是诗意的丰收田野,在夏收、夏种、夏管压茬推进的过程中,孕育新希望,让庄稼不负有心人。(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李祺
责编:邓强
审核:任鸿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