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9问: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有何独特之处?

http://www.scol.com.cn(2023-5-22 8:52:39)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陈仲
作者:陈仲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内在统一的,三者不但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逻辑贯通,而且是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重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及其实践,在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等重大问题上体现出怎样的独特性?

  答:

  生态观就是人们对生态问题的总体认识和观点。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内核是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独特性就在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观的意义重大,不仅影响着地球的未来,而且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一部人类工业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使用、掠夺甚至榨取地球资源的历史,也是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的历史。已经或正在工业化的地区及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出现了酸雨、雾霾等一系列极端天气,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失衡甚至生态危机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虽然“地球生态病”是一种“综合征”,病源复杂,但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在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六观”中,“生态观”独有对应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通过学习纲要的形式系统全面阐释,这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的重要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是尊重自然的现代化。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资料,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其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主张,就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理论。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观念,形成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良好生态文化传统,并在新时代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为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坚持“两个结合”所创立的生态理论认为,只有抑制人们的过度行为、尊重自然,才是推进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这些对于生态问题的新论断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前瞻性、战略性的考量和呐喊,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生态问题置之不理、不合作甚至“退群”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彰显独特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自然的现代化。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自然规律、造福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必遭惩罚。自然界是一个大系统,其中的某一个系统或者元素出现问题,都或早或迟、或大或小地影响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行。历史和现实表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矛盾。同时,人与自然界、生产工具等都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只有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协同推进,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快速、可持续地向前发展。“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等就是揭示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新论断。这种新论断在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中彰显其独特性。其次,如果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对自然界这一大系统的共性化描述,那么“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个性化表达,是对地球生态规律的深刻揭示。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不仅是在总结世界现代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科学观,而且是顺应自然规律并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观;不仅是对片面、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观念的否定,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联系、运动观点在生态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在“创造性运用”中彰显独特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保护自然的现代化。尊重自然是对自然的敬畏、顺应自然是对自然的合理利用,那么,保护自然则是对自然的维护与修复,是更高层面的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人是何等的渺小,但因为人有理性而可以选择积极、主动、有为,在怎么做的问题上,坚持理念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彰显其独特性。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以保护自然为前提的发展。而“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产力”,也是在保护全人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实现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绿色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绿色GDP”观念是对“唯GDP论”的超越。

  二是坚持合力发展的实践。一方面,面对国内的生态问题,我们更加注重环境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到宪法规定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长江保护法》到《黄河保护法》,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到建立生态文明试验区,从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到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这种从全方位、广领域、多维度、全手段进行的生态治理既不同于过去、又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做法,本身就体现独特性。另一方面,面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挑战,我们更强调协同应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始终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合力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展现出坚持走“绿色现代化”之路的大国担当和大国风范。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实践是对一些发达国家转嫁生态矛盾、不管不顾全球生态问题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超越。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内在统一的,三者不但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逻辑贯通,而且是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重维度。其中,尊重自然是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顺应自然是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之间的链接,保护自然是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有的生态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生态领域的集中体现;不但是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而且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

  (感谢四川省委党校教授陈仲作答)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