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分工定位高效清晰产业链条更具张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http://www.scol.com.cn(2021-11-18 10:14:51)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中锋
作者:李中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者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聚焦到2025年、2035年的规划目标,明确了一批重点任务。如何落地落实重点任务,加快把国家政策红利转化为四川发展实效?川观智库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对落地落实重点任务中的重点难点突破点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加快推进的针对性对策建议,敬请关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新时代成渝地区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阶段成渝地区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成渝地区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应以区域开放合作和产业一体发展为导向,突出重庆和成都两个极核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分工定位高效清晰、实体经济活力迸发、产业链条更具张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格局。

  优化成渝现代产业发展合作平台

  优化制度平台,以共建多层次、全方位合作机制为目标,探索构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制度政策体系,着力构建涵盖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的三级协调机构与机制,推动“1+4+7”政策体系落实落地,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机制支撑。优化产业平台,以发展跨区域产业集群为指引,推进成渝双核产业在竞合中合理转移,努力打造以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为核心,北翼地区、南翼地区为重要构成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金融平台,加快双城经济圈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等融资平台建设,创新成渝经济走廊沿线“区(市)县共建”和企业参与的融资新模式,重点支持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等合作项目。优化智慧平台,以推进区块链、云、大数据深度融合为基础,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到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就业培训,实现成渝地区优质公共资源共享,打造超时空连接的成都经济走廊。优化市场平台,以加快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重庆、成渝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的溢出效应,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集聚,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进程,大力优化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

  率先实现毗邻地区产业协同发展

  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坚持互联互通互利、共商共建共享,发挥双方政策优势,着力抓好与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相关的产业项目,以毗邻地区产业融合升级带动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优化毗邻地区产业结构,统筹布局产业协作带(产业配套区、承接产业转移带等)、产业新区,推动区域之间形成产业联动、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区域协同与产业融合相结合,积极推动广安—合川、遂宁—潼南、内江—荣昌、安岳—大足等跨区域组团梯次承接成渝两地的一般制造业转移,建立与两中心城市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集聚发展与品牌战略相结合,协同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毗邻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增强区域农产品产销市场的互融互通建设。资源共享和设施互通相结合,积极推动川渝两地旅游资源深度整合,推动旅游景点景区联票运营,共同打造长江黄金旅游带、红色文化旅游带、巴蜀民俗文化等旅游环线,建立文旅融合的宣传营销合作机制。

  协同推动成渝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成渝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赋予了成渝地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使命。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协同推动成渝地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科学有序开发水电资源,加快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共建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联动实施中国“气大庆”建设行动,建设国家储能产业装备基地和储能科技研发中心,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氢能产业基地和绿氢输出基地。优选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共同培育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一批引领产业方向的未来产业,大力发展锂电、钒电池、大数据等产业。加大绿色低碳企业培育力度,制定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实施强链补链优链行动,切实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化水平,推进能源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拓宽能源产业数字化应用边界,催生新场景新业态。

  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共建西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构建成渝统一的土地交易服务平台体系,探索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与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联网运行,扩大产权交易地域范围、集中交易供需主体、增加产权交易流量,促进农村土地产权价值显化增值。共建西部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依托成都“农贷通”等服务平台,引导成渝两地各类金融公司入驻平台,共建共享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共建西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辐射我国西部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建西部乡创品牌孵化服务平台,依托成都农产品品牌孵化服务平台,推动共建区域公用性农产品品牌体系,将川渝品牌农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共建西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平台,聚合两地资源成立成渝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大联盟,全面提升建设“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联盟+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网站+智力开发载体”等3个服务单元,助力成都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和重庆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打造成渝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加强政产学研用多边合作,共同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持续有序推进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抢抓成渝地区科创中心建设契机,充分发挥重庆、成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驱动的协同创新格局,强化重庆、成都双核与其他城市间的科技合作。推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力量,建立市场化的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有创新平台的双向开放。推动区域关键产业技术升级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协同创新联盟的资源整合与创新联动作用,定期举行学术论坛、专题讲座、项目路演、技术推介等活动,依托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领域全覆盖、产业全链条、成果多类型的技术成果库,助力区域创新发展。强化创新主体间的多边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基础研究合作网络、技术创新合作网络,聚焦产业方向,实施创新驱动、技术突破工程,联合申报项目、争取高能级创新平台。(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教授)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