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伪第三方测评传播伪科学消费观

http://www.scol.com.cn(2021-11-16 9:54:4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严奇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网购十分普及的当下,消费之前看测评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可当我们依赖直播、抖音、小红书种草时,是否会意识到,所谓“测评报告”可能是假的?《法治日报》16日发文指出,近日调查发现,目前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少测评机构自立标准,给商品做评级、认证或推荐,难言科学与公正。

  必须得看到,大多数消费者追求极简、舒适、放松的消费体验。消费者不会为了买一个保温杯,查遍国标、行标,学习各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统计各家品牌的价格与销量。帮助消费者消除选择恐惧症,第三方测评平台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当下显得越发重要。而“伪第三方测评平台”的出现,则严重扰乱原本正规有序的市场环境。

  在流量驱动下,好的测评能救活一家企业,坏的测评也能败坏一个行业。近段时间,通过一些新闻案例表明,一些伪第三方测评平台借测评的名义打压相关企业的竞争对手,误导消费者。当消费者被误导后,财产权益受损时,他们又置身事外,逃避责任。第三方测评平台到底是为消费者说话,还是为商家说话,谁也不知道。

  伪第三方测评与直播带货不同,后者属于显性的广告营销,直言为产品说好话。前者属于隐性的广告营销,打着“第三方”的旗号,以“理中客”的姿态,诱导消费者付费。冠名“第三方”不一定是真的“第三方”,虚假面貌下,可能是新的利益团体,在“好评”与“差评”之间,摄取商家与消费者的利润。

  在媒体调查中,第三方测评平台乱象主要体现在没有准入门槛、自定评测标准、虚假测评普遍三个方面。其中“自定标准测评”最为恶劣。制定标准,自产自销,在消费者视角里,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真话,都合乎生活逻辑。可连接起来,却能编织出弥天大谎,引人入套。

  令人担忧的是,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的测评行为经由网络传播出去,带动一部分消费者学习与效仿。且不说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分析能力,更甚者可能带动消费者不健康生活习惯。只要有利益驱使,伪第三方测评平台很可能会伺机传播伪科学理论,由此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打击此类假评测,我们要建立权威的监管机制,除了要求社交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关停有欺诈嫌疑的“伪第三方测评”账号,还要对有“种草”“拔草”“检测”“实证”等标签内容需备案科研机构或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根据账号粉丝数,建立分级联动的追责机制。让测评人对每一次测评都担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归根结底,由于缺乏对此类平台的评测与监督,所谓“第三方测评平台”就是一个经不起实证考验的噱头。建立在不科学、不公正基础上的测评机构,他们拿出的测评报告自然难言科学和公正。让“第三方测评”真正具备客观理性的评价属性,还得依靠法律支持。(严奇)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