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我为群众办实事”贵在持续用力

http://www.scol.com.cn(2021-9-7 9:28:3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坤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就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通知要求,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给基层减负,通过实践活动建强组织、锻炼党员、凝聚群众,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如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看各级党员干部为基层群众办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难题。应该说,通过前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对“初心”和“使命”的理解更透彻了,敢于奋斗、甘于奉献的精气神更足了,为民办实事的态度也更端正了。接下来,我们要继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把思想伟力凝聚起来、把斗争精神激发出来、把实际行动统一起来,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细走实。

  要克服惰性思想,不能忙一阵、歇一阵。实际上,为群众办实事,不仅体现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多还是一个修心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磨砺我们的耐性。有些干部做群众工作时虎头蛇尾,没有长期坚持下去的决心和毅力。主要表现为:一开始热情高涨、动力十足,但越往深里走,面对的问题越多、越复杂时,就越显得力不从心,遂产生厌战情绪,有了松松劲、歇一歇的想法。归根结底,还是受到畏难情绪的负面影响,导致解决问题不连贯、不彻底,或者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凡是群众热切期盼的问题,都是大事、要事、急事,万万慢不得、等不得,我们一定要克服惰性思想,力求用最短时间解决最大困难。

  要戒骄戒躁,不能满足于已有成绩,贵在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总体来讲,通过党史教育学习,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普遍提高了,大多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然而,也有极少数干部尚未去除焦躁之心,一旦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之后,便有功成身退的念头,导致继续为民服务的热情有所消退。要知道,为群众办实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和使命,即便已经有所作为,或者功名显著,也不能骄傲自满、有“到此为止”的想法,这不符合共产党人的精神传承。故而,服务群众需要铆足干劲,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随着时代变化,群众的服务需求也会有变化,我们要保持定力,紧盯群众所想、所盼,一件接着一件办。

  要大力宣传动员,激发更多正能量。目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深入群众,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尽心尽力,但不排除,仍有少数干部对“我为群众办实事”理解不深、落实不力,甚至持观望态度。对此,我们还需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引导,把全体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一方面,通过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找到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凝聚奋进之力,使之成为服务群众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对“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先进事迹要多发现、多挖掘、多宣传、多报道,用对身边人、身边事激励更多党员干部行动起来,把办好群众的事当成至高无上的荣誉追求。

  “我为群众办实事”旨在凝聚群众、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不是一个阶段任务或短期目标,务必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直到形成一种常态化、必然化。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导向,深刻领会“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丰富内涵,保持为民服务的决心不变、信心不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是群众的贴心人”。但不论如何,最能检验我们实践成效的,还是要看群众的满意度。(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