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的深层思考

http://www.scol.com.cn(2021-7-5 8:25:3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军荣
作者:王军荣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湖北武汉一名小学生痴迷于购买“卡包”,先后花了7000多元用于“抽卡”。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因为学生瞒着家长花钱抽卡引发的纠纷多有发生。律师表示,小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大额的超出小学生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如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则该消费行为无效。(7月4日《北京青年报》)

  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这虽然是个别情况,但小学生花钱“抽卡”却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泛滥”状态。对于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从法律层面解读,要抽回小学生花出去的钱,这是必要的,但能否将关卡前移?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无良商家,眼睛是盯着小学生的。虽然赚小学生的钱往往是很少的,他们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手上没有那么多钱,但苍蝇也是肉,赚小学生的钱注重的是积少成多。小学生数量大,而且容易跟风和攀比,只要什么商品在小学生中流行起来,赚钱是没有问题的。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商品实在不少,就像割韭菜一样,似乎很难“灭”断绝。

  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必然。这次有小学生花费这么多钱“抽卡”,下次还会有小学生花更多的钱干别的。君不见,小学生花好多钱打赏,花好多钱充卡玩游戏都不是个别。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该怎么看,怎么预防?

  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背后有小学生的各种需求。买卡是小学生读书之余的快乐,有和同学交换卡片的需求,即社交需求,也有攀比的心理需求。谁的卡多,可能会被同学羡慕等等。如果有更好的快乐代替“抽卡”,小学生可能就不在乎这个了。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高级感的快乐。学校增加活动数量,增强活动的乐趣,让学生享受到校园的快乐。如此,小学生就不会倾向于“抽卡”的这种“低级快乐”。同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才有效果。对于小学生中流行“抽卡”,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如果班级中的学生都在玩“抽卡”了,而老师却是一点都不知情,也没有任何的干预措施,那就是一种失责。家长也是一样,如果孩子花出去很多钱了,却始终不知道孩子在干什么,这是一种教育的失责。当然,监管部门对于学校门口的“商店”以及流动摊点要给予严格监控。既要有常态化的监管,又要有突击式的检查。要和学校保持“信息畅通”。不然的话,吸引小学生的就不只是“抽卡”,即便是取缔了“抽卡”,还会有其它等着小学生。

  为了让小学生掏钱,商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小学生是不太可能“玩”得过“精明”的商家,唯有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抵抗力”,同时严厉打击无良商家,再加上事后法律的追究,才能给小学生筑起安全防护墙。(王军荣)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