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修好为政之德 方可行稳致远

http://www.scol.com.cn(2021-6-11 9:27:0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坤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拿什么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最直接、根本的体现,还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认知是否有所加深,服务本领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进行深刻解读,勉励广大党员干部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笔者认为,党员干部要修好为政“三德”,就应在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净化自我上下功夫。

  修好“大德”,筑牢信仰之基。大德者,大节也,亦可理解为铁肝义胆、民族大义。崇尚大德,就是一种党性锤炼,考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其标准为:是否有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是否有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是否有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是否有顽强不息的革命斗志。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维护大局、把握大势、开创大业。比如,在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要有站高谋远的主动意识,把党的事业作为毕生追求;在言行举止上必须做到在党言党,执行党的决策部署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在模范引领上要时刻牢记“我是谁”,做好分内之事,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凝聚党的力量。党员干部唯有修好“大德”,才能有所建树,才能不辱使命。

  修好“公德”,增强服务之能。公德之心,即向上、向善、向美,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看为民服务之能、干事创业之能,体现的是一种担当精神、一种博大情怀。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公德之心,不在于言辞凿凿、誓言铮铮,关键要看深入基层实不实、服务姿态好不好、为民情感真不真,究竟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应当明眼可见、直觉可感。为此,党员干部的公德之心是从服务中来、从担当中来、从实干中来、从奉献中来。群众有问必答、有难必解、有困必帮,非但不逃避、不畏惧、不轻视,还要敢于面对、积极面对、诚心面对,既做群众的引路人,又做群众的贴心人。服务之能促进实干之行,实干之行孕育为民之情,为民之情涵养公德之心。

  修好“品德”,锤炼清正之躯。从德行看人品,好德行见证好人品。一个人的品德修为高不高,主要看内在的清廉之气盛不盛,最终要看行为端不端、作风正不正。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要做一个清白的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也是对“德高望重”的生动理解。品德高尚,才能被人尊重、受人敬仰。党员干部修好品德,需要时刻保持谨慎之态,慎微慎独、自我约束尤为重要。一方面,要筑牢思想防线、树立法纪意识,要放弃名利追逐,抵制各种诱惑,涵养公益之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办好人民满意的事。另一方面,要凝结浩然之气,行得稳、坐得直、立得正,自觉与歪风邪气作斗争,做公平、正义的坚定守护者。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威。可见,“德”既为安身立命之本,崇德、修德、养德,当为人之所需。于党员干部而言,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锻造本领、涵养心性、修身立德的过程。修好为政之德,方可行稳致远。我们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责任目标,激发服务动力,并在实践斗争中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净化自我,脚踏实地修好为政之德。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