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的焦虑情绪也需“治愈”

http://www.scol.com.cn(2021-5-16 9:41:0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段官敬
作者:段官敬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安徽、辽宁两省在两天内发现新冠阳性病例近20例。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在网络引发强烈讨论和广泛关注,即安徽、辽宁两地疾控部门均表示,新增确诊病例没有接种新冠疫苗。这从反面论证了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必要性,也直观推动了不少群众接种疫苗的强烈意愿和紧迫感。

  疫苗作为当前防疫病毒最有效的抓手举措,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重要法宝,接种疫苗既是筑牢自我防卫的“金钟罩”,也是夯实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城墙的“杀手锏”。之前,不少人在犹豫“要不要”“该不该”等问题,无非是疫苗这种新鲜事物充满了焦虑。比如,有的唯恐疫苗带来的副作用,有的认为接种防疫作用不大等等,甚至有的面对免费的疫苗逆反出“不信任”的心理。凡此种种,都是对疫苗的一种误解,也是疫情防控整体焦虑情绪的微观反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实践的指引。接种疫苗,架构起全民免疫屏障,在强调接种疫苗是道“必答题”的同时,还要对社会心理进行一定程度的疏导和治愈。事实上,绝大多数百姓群众对注射疫苗具有强烈的意愿,一方面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不给社会添乱”的自我约束和公共道德也是社会普遍追求。往往,在接种疫苗的心理情感上,受到个人认知、文化水平、社会经历、网络环境、传统风俗等各种因素影响,会让疫苗接种在过程中受阻,而这并非一定是对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必答题”产生质疑。

  多些示范引领。院士终南山先生站出来接种疫苗,直言“感觉很好”,这就给公众接种疫苗带了个头、打了个样,直接消弭了社会少数人对疫苗存在“某种不利假设”的念头。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就得站出来,在接种疫苗上做示范、能争先,给地方百姓群众做个榜样,首先就是稀释他们对疫苗未知的恐惧心理,从而营造党群干群齐种疫苗的一种工作氛围和社会情感,以期替代各种“等靠观望”的不良反射。

  多些防患未然。正面引领注入正向力,反面警示有鞭策力。从安徽和辽宁省的疫情来看,不少群众在得知有新增病例的事实后,第一时间想到了接种疫苗的必要和坐立不安。群众自发性、自觉性、自愿性的接种情绪,是推动疫苗接种最好的办法。但是这种情绪不能等到“出了事”后才强烈,而应成为警示教育、抓早抓小、防患未然的最好契机。所以说,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还是要在循循善诱、警示敲钟、反面鞭策上下点功夫,激发群众接种疫苗的内生动力和思想自觉。

  坚固的城堡极容易从内部打破。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条硬杠杠。筑牢全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这道必答题必须答好、答对、得高分,所见紧扣“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疫原则,治愈好社会对疫苗接种的焦虑情绪,是组队组团答好疫苗接种必答题的“必答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