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中和是硬任务可测度 地方政府切不可做表面文章

http://www.scol.com.cn(2021-4-26 16:56:02)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邓也
作者:邓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对话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联合国《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起草人之一潘家华——

  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记者与近期来成都调研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进行了一次交流。潘家华长期从事城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参与起草联合国《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15名全球知名学者之一,他认为,四川可以平稳地走向碳中和,但这还不够,还要加速走向碳中和,要在全国率先走向碳中和。

  1 碳中和“时间表”体现国际责任担当

  ●我国今后的发展将更加聚焦于零碳能源发展

  ●全国各地把碳中和的目标已经落实在规划和行动上

  ●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至少要占到三分之二

  记者:在去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此,国际社会普遍给予赞誉,但也遭到了一些质疑。您怎么看?

  潘家华:中国一向言出必行。习近平主席在去年12月12日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一系列具体数字,体现我国零碳能源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际责任担当。

  记者:65%、25%、60亿……这些数字所蕴含的价值是什么?

  潘家华:“65%以上”,比中国在2015年承诺的60%-65%的上限还要高,这还是在经济增速下降、消费提高的背景下提出,体现了应对挑战的信心与担当。“25%左右”,比中国在2015年承诺的20%提高了5个百分点。不要小看这5个百分点,它相当于10个三峡大坝所提供的能源。“60亿立方米”和“12亿千瓦以上”都是惊人的数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很难做到。

  2018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世界总量的28%,人均排放也超过发达经济体欧盟的人均水平。尽早达峰迈向近零碳的承诺和这些数字的实现,体现了中国比发达国家更坚决的雄心,艰难程度也远高于发达国家。

  记者:从我国宣布碳中和的时间表至今,全国上下是如何跟进的?

  潘家华:时间表的宣布,使得全国上下落实碳中和的目标更为清晰,路径更为明确,意志更为坚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早达峰,要减碳。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碳达峰和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也使得我国今后的发展,更加聚焦于零碳能源发展。

  目前,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已经在制定明确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行动方案和时间表。这意味着全国各地把碳中和的目标已经落实在规划和行动上,落实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在政策制定上,对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光热发电,也有了明确的要求。比如有的地方在一些建筑的建造标准上,就要求必须在屋顶和墙面上建设光伏发电装置。

  记者:目前,我国零碳能源产业和高碳能源产业间是什么样的状态?

  潘家华:此消彼长。一方面在提升零碳能源和产业,另一方面也在压缩高碳能源和产业。高碳能源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煤炭方面我们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煤电装机要逐步下降,煤化工要得到限制,煤矿产能要加速压缩;石油方面,我们一直在积极寻找替代品。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多少是主流?我认为至少要达到三分之二,甚至达到80%才是主流。这是长远目标,也是具体要求。

  2 碳中和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要制定明确时间表逐渐把煤炭从能源序列中归零

  ●不能将碳中和完全寄希望在森林碳汇上

  ●光伏发电成本更低且更易实现,在可再生能源中优势明显

  记者: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潘家华:碳中和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高质量发展的终极保障,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所在。

  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可持续,化石能源是不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才有未来。第二要少污染。化石能源基本都是有污染的,尽管我国燃煤发电技术在世界上非常领先,但超低排放依然有排放。第三要高就业。当前,传统的化石能源产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从事其中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而零碳产业方面,风力发电机、光伏组件、原材料生产、安装使用,等等,都需要劳动力就业,且更安全、清洁。第四要促增长。2020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增长4.7%,而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分别为34.6%和24.1%,这说明化石能源的提升空间有限,清洁能源潜力巨大,这就代表着动力和方向。第五要低成本。有人寄希望于通过技术降低排放,但目前排放再降的话,成本非常高。比如脱硫,当要脱到90%的时候,再增加一个百分点,成本就是非线性增长了。而且,脱硫并不脱碳,现在光伏发电是一毛钱一度电,远远比煤电更优惠,是低成本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作为碳排放最大贡献者,煤炭业受影响相当大。目前对于煤炭和煤炭产业应该如何认识?

  潘家华:现在有人说煤炭是电力保障的压舱石,是能源安全的基础能源,应该都没错。但必须要知道,煤炭是没有未来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去扩大规模。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将来就形成一个碳锁定,妨碍低碳、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的创新,就没法走向碳中和了。当前,不要盲目增加煤电投资,不要扩大煤化工,同时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如何逐渐把煤炭从能源序列中归零。

  记者:实现“归零”的难度有多大?

  潘家华:有人认为“归零”太激进了,不可能实现。其实没有不可能的。英国将在2025年前完全淘汰煤炭能源。德国将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煤炭火力发电厂。我国现在的煤炭能源消费量占比依然很高,不去煤的话,碳中和如何实现?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煤。这是必然的实现路径和行动策略。

  记者: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吗?

  潘家华:森林碳汇对实现碳中和非常重要,但不是全部。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间的二氧化碳固定在绿色植物中间,形成干物质。但是枯枝落叶腐化以后,碳又排出来了,森林大火一烧,碳也要排出来。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7%到“十三五”期间的23.04%,森林碳汇一直在增加。“十四五”时期森林覆盖率的目标是24.1%,提升空间有限。因此,不能将碳中和完全寄希望在森林碳汇上。

  从另一个角度看,生物质能远远比碳汇的功能要大得多。因为固定下来,可以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能也可以实现生物质气化,比如沼气,可以做成生物乙醇,还可以做成和煤球一样的型碳。奥地利有很多在阿尔卑斯山边上的宾馆,就是用生物质能做成煤球一样的型碳来烧锅炉。

  记者:生物质能的量能够代替化石能源保障供应吗?

  潘家华:生物质能的供应量是很大的。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总量在10亿吨左右,相当于5亿吨标煤。5亿吨标煤,相当于我国标煤消费总量的10%。这还只是农作物秸秆,整个城乡的绿化废弃物,是远远超过10亿吨的,再加上风光水发电,总量就很大了。因此,我认为碳汇的概念要弱化,生物质能的概念要强化。

  记者:光伏发电将在碳中和实现中起主导作用吗?

  潘家华:是的,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成本更低且更易实现,在可再生能源中优势明显。光伏发电需要太阳能,但绿色植物也需要太阳能,如果在农田上面全部建上光伏的话,庄稼就长不了了,要在森林里建光伏的话,森林就长不了。在这里必须要强调,光伏利用对土地利用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千万不要占用农地、林地以及自然生态良好的山地,而光伏利用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大到戈壁荒滩,小到屋顶车顶都可以利用。

  记者:有的地方没有戈壁和沙漠,如何规模化发展光伏发电?

  潘家华:可以进行区域协同,做飞地零碳能源基地的建设。比如四川可以和甘肃合作,在40多万平方公里的甘肃土地上,租用2000平方公里的沙漠或戈壁,投资发展光伏。一毛钱一度电的话,两地按比例分成。将本来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他们赚了,我们也赚。四川有水,甘肃有风,陕西有光,完全可以进行深度区域协作。

  3 四川有条件在全国率先走向碳中和

  ●首先要从逻辑上、科学上、内涵上弄清楚碳中和的概念

  ●四川有些地方未意识到自己在碳中和之路上已迈出坚实步伐

  ●要继续发挥在清洁能源、综合智慧能源等方面的优势

  记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落地碳中和的关键是什么?

  潘家华:对地方政府来说,首先要从逻辑上、科学上、内涵上弄清楚碳中和的概念,不要被忽悠,也不要瞎忽悠。碳中和有非常准确的界定,可测度、可核查,并不是做表面文章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碳中和是一个全球的共同行动,大家都在做,做了大家都知道,必须要经得起检验的。

  记者:您前面提到目前中央和各地都在制定行动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四川应注意哪些问题?

  潘家华:第一,要让化石能源停止增长,不断加速衰减至归零,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走向碳中和。第二,大力发展风光水等零碳能源和生物质能等碳中性能源,形成多能互补,把对煤炭产业的资金投入到这些领域。第三,大力发展储能技术设备,如太阳光伏的电池、氢能。第四是能源替代。现在我们用燃煤燃气集中供暖,消耗化石能源有二氧化碳排放。如果采用地源热泵、气源热泵,消耗的是电,而电是来自于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就像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

  记者:您如何评价四川碳中和的条件和基础?

  潘家华:四川有许多漂亮的村落,也有很多美丽的景区。其实可能有些地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碳中和之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举例说,成都以西的崇州、蒲江等地的村子里,有不少50年到80年的土坯房,现在被简单加工,成了农家乐甚至成为网红景点。这些土坯房来源于自然,没有消耗化石能源,建筑材料是木材,几十年来没有大的更新,就没有浪费,没有什么碳排放,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代表。这就属于碳中和的最基本单元,最基本的行动,最基本的载体。土坯房,传承历史文化、寄托乡愁记忆,更重要的是,是一个真正零碳的标杆,我觉得非常了不起。建设的时候是零碳,维持这么长时间还是零碳,被进行文旅开发后依然零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宝贵启示。因此,希望四川可以探寻到碳中和的标准、找到零碳的标杆。

  记者:四川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潘家华:每个地区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也有区别,实现碳中和有先有后。四川水电资源高度富集,白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水电基地建设。纯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市场竞争性正在不断凸显,四川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方面也迈出了坚实步伐,未来要继续发挥在清洁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四川能源结构调整,助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四川本是文旅大省,可以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各大商场等运营场景为重点,分阶段、有步骤推动文旅产业、文旅活动实行碳中和,为零碳发展提供时尚选择。

  记者:您对四川未来在碳中和方面有什么期待?

  潘家华:四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水电和生物质能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具有碳中和的良好条件。在进行能源革命、生产革命和消费革命的过程中,四川应该不存在碳排放攀高峰的问题。我认为,四川可以平稳地走向碳中和,但这也还不够,还要加速走向碳中和,要在全国率先走向碳中和。天府之国大量丰富可控的水能和生物质能,处处无限好的“风光”,就是四川加速走向碳中和的依仗。

  零碳不高冷 人人可参与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也

  日前,全国首个社会活动层面上的碳中和省级推广方案——《四川省积极有序推广和规范碳中和方案》正式出台,明确四川将推动各类社会活动实施碳中和。那么,碳中和与老百姓的距离有多远?

  对此,潘家华认为,碳中和和零碳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冷,而是人人可参与的事业。“对于老百姓来讲,光伏发电才一毛钱一度电,每个人都用得起。如果自己发电自己用,成本更低。”他建议老百姓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打造成为一个零碳载体,屋顶、屋墙、车顶,等等,都可以装上发电装置。发的电用不完,未来还可以放上电网,这样既可以成为能源的消费者,也可以成为能源的生产者。因此,碳中和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支持和参与这项事业?潘家华建议在消费产品的选择上,不要选择高碳的,尽量选择低碳的。“有的产品虽说是零碳,但有一个门槛成本。”潘家华通过白炽灯和节能灯的比较,来解释这个门槛成本:“白炽灯便宜,效率很低;节能灯用电量是白炽灯的四分之一,但成本高5倍。时间一长,节能灯更划算。老百姓就要有意识和规划,尽量接受这样一个门槛成本。”未来,随着零碳产业的发展,零碳产品的价格也会更低。纯电动汽车就属于这种情况,国家通过补贴来支持和鼓励老百姓跨越门槛成本。

  潘家华还强调,每个人既要积极选择零碳产品,更要有一种碳资产意识。“比如建房屋,建好之后有大量的碳沉淀在这,就不要轻易地毁掉了。一定不要大拆大建,就像有的文化村、民宿村,就没有大拆大建,在原有的土坯房基础上进行改造,不需要消耗更多烧砖、混凝土等。”他还建议,“我们的衣服鞋包尽量用到不能用了再考虑换,还要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盒子和口袋。有消费才有生产,消费者可以引导企业加速走向碳中和。”
相关评论编辑:盛飞校对:余普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