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节地生态葬需要下好“二手棋”

http://www.scol.com.cn(2021-4-3 9:46: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红军
作者:李红军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又到一年清明时。随着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殡葬改革、深化移风易俗,骨灰撒海、网上祭祀等新型殡葬方式为越来越多人所熟悉。不修墓穴,不建石碑,将逝者骨灰葬于绿树红花之下。相比传统墓穴,以树葬、草坪葬等为代表的生态葬法不仅节地环保,且售价低廉,但在许多地方生态葬墓区卖得并不太好。清明节前,记者在辽宁、广西、上海等地一些公墓看到,许多墓园里都多了一片生态葬区。但是与传统白色公墓区域祭祀者、前来参观选购者络绎不绝相比,生态墓区显得颇为冷清。(新华网4月1日)

  传统语境下,节地生态葬之所以不受待见,究其原因,一是受传统观念束缚,在国人的潜意识里“入土为安”一直成为一种社会遵循,如果不修建坟墓,把骨灰直接撒向大海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对逝者的大不敬,因而不愿意做这种出格事情。二是节地生态葬并没有形成规模,有些墓区虽然也建有生态葬区,但是与传统埋葬区相比,显得不够“高大上”,这也导致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推行节地生态葬贵在下好“二手棋”,首先要从转变安葬观念开始。尤其一些公职人员要率先从自身做起,积极做生态安葬的践行者,提倡厚养薄葬,不给逝去的老人建豪华墓。当下社会,一些公职人员和有钱老板大建豪华墓,有的老人已经去世多年,仍然要“推倒重来”,建设豪华墓,对这种不良的安葬方式必须予以棒喝,决不能让其野蛮生长。兵看兵户看户,人民群众看干部。公职人员以上率下,节地生态葬才会全面铺开,否则要求大家积极推行节地生态葬,而自己却大建豪华墓,这种做法难以服众不说,也不会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会继续让公众遭受“死不起”的魔咒。

  其次,要采取必要的奖励措施,让节地生态葬形成集群效应。一方面凡是按照要求进行生态安葬的,当地政府可进行奖励,得到一定的生态安葬补助;另一方面,要积极扩大生态安葬面积,形成规模。据悉,当前不少地方明确提出要求,要求墓区增加生态安葬面积,比如以辽宁鞍山市为例,目前生态葬面积占墓园总面积10%左右,“十四五”规划末期,这一比例将达30%以上;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生态葬面积已占到公墓面积的20%以上。只有不断扩大生态安葬面积,形成集群效应,大家才会逐步扭转观念,改变传统安葬认知,与时代同步,进而有利于生态安葬的全面推行。

  又到一年清明时,人逢清明倍思亲。清明节应该蕴含更多的“清明因子”。其实对老人的真正尊重应该体现在生前的厚养上,而不是体现在厚葬上,实在没有必要举行所谓的隆重安葬仪式。生前让老人安度晚年远比厚葬更有意义,这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尽孝姿势”。推行节地生态葬一来环保,二来节地,理当择善而为。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体现着一个公民的现代素养。推行节地生态葬贵在下好“二手棋”,愿它成为社会共识。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