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调研不可取

http://www.scol.com.cn(2021-4-2 9:11: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段官敬
作者:段官敬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调研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要成事谋事,就得熟悉情况、掌握问题、知道办法。情况、问题、办法从哪里来,都得从调研中得来,到基层摸活鱼、深水区打捞。调研如何掌握实际情况,摸透底数,搞清状况,一定要贴近基层、深入群众、真枪实干,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丝敷衍。

  现实工作中,不乏存在少数“稿”调研的问题,把调研工作走偏了方向、陷入形式主义。比如,调研前准备好“稿子”,领导干部不做半点思考和工作准备,坐等下级提供调研提纲、讲话材料;调研时,念念“稿子”、提提要求,参与调研座谈的对象同样拿着稿子挨个“念一遍”;调研后,要求相关单位提供稿子,把材料打包带走。如此,整个一轮的调研都在围绕“稿”转,变成了名实不符的“稿”调研。

  “稿”调研看起来到了基层,却如同葫芦漂在面上一样,实际上也下沉不到基层、走不进群众内心,人到心不到、话到情不到,难以对基层实际情况进行全方面、立体式掌握。此外,“稿”调研是一种行政资源的内耗,明明可以缩减环节,把“稿”带走,非得搞成调研准备、调研座谈、调研成果等“闭环模式”,无疑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的本质折射,造成调研走访失真、变形、走样,也败坏党员干部实干担当、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同时,还会给基层相关部门加重负担、增加压力。

  调研工作崇尚“四不两直”办法,不提前打招呼、不安排路线、不规定时间、不要层层陪同、直插现场、直进一线,为的正是真实、客观、全面、动态掌握基层实际情况、民生诉求、发展意愿、存在问题。同时,调研除了找问题,也是找办法的过程,“下去才有办法”,如此坐在会场“稿”调研,必然是“浮在上面的下去”,本质上还是“高高在上”,同务实担当、高效便捷的原则要求格格不入。为何个别领导干部热衷于“稿”调研,无非还是觉得这样轻松、省事,不用深入到矛盾窝、荆棘刺,光看“稿”说、单靠“稿”调,轻轻松松、不用思考、程序推进、简单自在。如此,还是陷入材料调研的老套路和深泥潭。

  调研之道,贵在求实。“稿”调研不是搞调研的正确方式,更多还是官僚主义作风下的扭曲产物和衍生物,让调研变成了围着汇报转、绕着稿子走,从而虽在基层却脱离基层,伤害了基层群众感情,也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让基层自己上报自己的“稿”,作为调研的“果”,必然无法打捞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对决策制定、制度出台毫无裨益,因为“稿来稿去”终究同客观现实和工作现场存在一定“美颜效应”,让调研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也直接导致调研结果失去了参考性和权威性。无论如何,调研不单单要走下去、更要沉下去、俯下身子,多些蹲点式和解剖麻雀的动作,而不是浮在“稿”上乱搞。唯有如此,调研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工作、优化决策的助推器。(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