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若容不下“双语失物招领”,还谈什么兼容并蓄?

http://www.scol.com.cn(2021-3-15 8:41:5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段官敬
作者:段官敬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一石激起千层浪。某学校论坛上发布了一则“双语失物招领”,大意说捡到了电子设备,希望失主前来认领。其中,因电子设备语言模式是英文,发布帖子的同学认为可能是留学生丢的,故此作出了“双语失物招领”的选择。未想,一则“双语失物招领”陷入了一场“网络暴力”,有人直批其崇洋媚外、“跪舔”外国人,有人恶意中伤、刻意猜测捡到失物者为“女生”。事实真相,捡到失物者为大一男生,自己只是单纯做一件好事,顾及到可能是留学生丢的。

  发一则失物招领,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拾金不昧的道德品质,可因“双语”,拾金不昧者竟然被冠上了“崇洋媚外”的大帽子,这本身就是对道德的另一种反噬污蔑,可见别有用心者极其可恶。何况现代化的大学生教育,有留学生也是正常之事,那么用英文交流岂有“崇洋媚外”之理,前提是该“失物招领”把中文放在了前面,只是顺着翻译了一遍,做事用心细致、考虑周到,同其急公好义、拾金不昧的精神品质是一种对应。相反,那些拿着“键盘当武器”,肆意抹黑、造谣、中伤的生事者,又是什么机心和动机呢?

  大学之大,在气韵和格局之大,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度。试想,连一则“双语失物招领”都容不下,被批判成“崇洋媚外”,无疑是对大学教育理念的一种玷污。要知道,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加上中华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提升,外国留学生涌入中国只会越来越多,“双语失物招领”本身也契合大学教育理念和客观环境,哪有什么别有用心者形容的“动机”?

  我们常提“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骄傲与自豪,其中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部分,更应充满自信和热量。此外,文化自信更应有一种兼容、并收的襟度和容量,而不是他人一用英文就破口大骂“崇洋媚外”的蜷缩,而是在多种语言的融会贯通和横向对比中感受到方块字体的魅力与雄浑,更加热爱中华文化、以祖国为自豪。相反,那些动辄让用英文者得咎的人,是什么样萎缩和暗淡的心态?

  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崇洋媚外、跪舔洋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少部分人“外来和尚好念经”“外国月亮比较圆”等心理,这也是这两个词为什么火爆全网、烙印在某些人脑海的原因所在。但是,当你在讨论一则“双语失物招领”时,尤其发生在有留学生的大学校园内,还用“崇洋媚外”来猜测推演,是不是该思考自己骨子里有种“媚外”的情绪在无形中牵引,从而才会以此莫名的心态去“换位思考”别人如斯。所以说,古人提到的“检身若不及,反求诸己”还真有道理,为何不为大一小学弟拾金不昧、“双语想法”点个赞呢?(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