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硬招拯救沉溺于“网游”的孩子

http://www.scol.com.cn(2021-2-10 8:47:0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胡建兵
作者:胡建兵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5岁孩子每天触网3小时、母亲午休被孩子刷走2.8万元、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网瘾低龄化现象,给家庭、孩子带来了不良导向,也给健康触网理念形成带来负面作用,一方面对孩子成长的伤害是直接、可观的;另一方面无原则和无底线的触网模式,极有可能滋生网络生态空间的恶壤,诸如软黄色、微暴力、假科学等等庸俗文化的侵袭与裹挟。这同未成年儿童少年自身的心理认知和自律能力有关,唯有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架构起网络健康风气网络,才能刹住“网瘾低龄化”蔓延之车。

  这几年,多部委文件发了一道又一道,整治搞了一次又一次,但一次网游戏平台对此似乎无动于衷,几乎没有任何改正动作。出现这样的情况,游戏商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人们不得不要问,为何这些平台敢如此大胆,对国家有关部门的禁令置若罔闻,关键是有关部门只管发文,没有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进行严格管理。试想,如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责令游戏平台限期整改到位,没有整改到位的,吊销其经营许可,必须下线。看谁还敢不将“坑洞”填满?看谁还敢挖新的“坑洞”?

  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溺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商家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这无可非议,但不能不顾青少年的健康,更不能不顾社会的稳定。一些游戏商家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底线。据业内人士透露,游戏厂商(平台)在网游设计之初,就会刻意放大甚至推动人性的弱点,以提高每个用户对平台的收入贡献值。在这种刻意的设计下,身心稚嫩,自制力较弱的少年儿童接触网游后沉溺其中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了,从而导致了少年儿童沉溺网游后酿成家庭悲剧的事件频频发生。如:两年前,安徽六安市民肖先生的17岁儿子小志(化名)迷上一款网络游戏,仅一个半月竟花掉全家近26万元积蓄;湖南一名15岁少年,为在现实中体验虚拟世界杀人的“刺激快感”,将女邻居残忍杀害……一幕幕悲剧,触到了民众的伤心处。

  喊话千次,不如问责一次。要想拯救沉溺于“网游”的孩子,有关部门不能仅满足于发发文、喊喊话,如果不加以严格整治,那么发再多的文,也是废纸一张,反而助长了“网游”平台增加更多的让孩子沉溺于其中的软件。我们在呼吁网游厂商放过孩子的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亮剑”,严格按照《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对网游厂商和平台进行管理,把沉溺于“网游”的孩子拉回来。(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