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网络红包”成为恼人的牛皮癣

http://www.scol.com.cn(2021-2-1 8:34:0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郭元鹏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春节临近,随着手机支付的活跃,网络诈骗也再次迎来“高发期”。网警提醒,春节前后尤其需要防范网络上的“虚假红包”, 这些“红包”看上去与微信红包类似,实则是含有木马病毒的图片或链接。(1月31日《潇湘晨报》新媒体)

  《潇湘晨报》新媒体转发的是“葫芦岛市网警巡查执法”公众号的一篇预防网络犯罪的提醒,主要涉及的是“网络虚假红包”。这些“网络虚假红包”,是一些犯罪分子以发红包的方式外挂软件植入恶意代码实现的,犯罪分子甚至可以利用假基站、软件伪造等方式伪装成为银行、运营商的服务号码发短信通知用户,在短信中植入恶意木马链接,一旦用户打开该链接就会导致手机中毒,用户的在线支付密码等信息就会被盗取。

  无独有偶,临夏市公安局发布的一则“虚假红包”提醒也引发了关注。临夏市公安局提醒:抢红包时,需要跳转到其他网站,或要求先关注或分享才能领取的都是“假红包”,尤其是涉及填写个人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的,果断拒绝。

  春节前后,花样红包在网络空间漫天飞舞,成为了“网络红包雨”。但是,不是每个红包都能抢,骗子通过诈骗网站或APP发放大量虚假红包链接,一旦点击红包,轻则手机中毒,重则银行卡里的资金不翼而飞。

  治理虚假的“网络红包雨”,不能只靠善意提醒。毕竟,普通老百姓没有“火眼金睛”,他们是分不清“网络红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一些“虚假网络红包”设计的如同“真的红包”,看着十分像“微信红包”“商家红包”,由于“以假乱真”的设计和操作,很容易让老百姓上当受骗。因此,杜绝“虚假红包”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执法监督跑赢骗子。这就需要网络警察实施重拳打击。顺着“虚假红包”找到背后的“违法之人”,不让“虚假红包”成为诈骗的载体。

  除了需要查处“虚假红包”之外,“真的红包”也需要立个规矩。在网络上还有一些“真的红包”。这些“真的红包”,要么是商家的“促销红包”,要么是电商的“打折红包”。按说,这些“真的红包”也确实对于百姓是有好处的。但是也不能让这些“真的红包”成为狂风骤雨。

  最近这几天,无论是你打开电脑网页还是打开手机屏幕,会狂风暴雨一样的遭遇“红包雨”的侵袭。你是关也关不掉,去也去不掉,根本找不到“一键关闭 ”的按钮,或者按钮被隐藏了,就犹如恼人的牛皮癣是一样的。这种“真的红包”也没有权力逼迫用户“必须观看”。此类“真的红包”也得有约束的办法,最起码不能像狂风暴雨一样侵犯用户的“网络安宁权”。

  “网络红包雨”,不管真的还是假的,都不能成为“电子牛皮癣”。假的要打击,真的也需要有规矩。(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