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产业兴才能促进百姓富

http://www.scol.com.cn(2021-2-2 8:19: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纯银
作者:刘纯银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具体提出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让农村更富、更美?代表委员讲经验、摆思路、谈措施、说打算。(2月2日《四川日报》)

  “十三五”期间,四川解决了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四川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不容忽视的是,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四川也有少数地方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依靠上级政策扶持、政府部门帮扶,这种“救济式”的扶贫既不长久,也不持续。即使暂时脱了贫,返贫率也会较高。如何尽快改变这种“救济式”扶贫?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做实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正如省政协委员、省统筹城乡研究会会长罗友平所说:“农村要更富,关键是要发展好产业。”

  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谋划产业发展,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一方面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找准路子,推动产业扶贫落地生根。另一方面是要按照市场规律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同时,也要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的带动作用,让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共同分享产业红利。紧扣“优势”做文章,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才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抢抓政策机遇,打好政策组合拳。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统筹规划布局,推动产业高效、集约发展,从而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其次,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不断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人是最活跃、最持续、最有效的发展要素,是实现脱贫、振兴乡村的核心元素。这些年,各地虽然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人才难留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面对新形势、新技术、新产业,更需要储备足够的人才力量。为此,除了要用好现有人才外,各地还需大力加强技能培训力度,广泛引进急需的先进人才,并不断探索人、地、资本的深度融合路径,让在外的能人老板、创业成功人士返乡,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优秀人才留在基层。

  再次,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三农”方面取得巨大成效,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农业科技仍然是决定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三农”方面的投入,补齐科技欠账,创新农业科研体制机制,积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扎实强化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不断增强科技对农产品竞争力的支撑作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把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实做细做强,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自我造血”能力,通过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才能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更富更美。(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