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或需“共享模式”

http://www.scol.com.cn(2021-1-10 9:56:2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严奇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调查表明,从失能之日起,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比居家养老的平均存活时间长了近一倍。然而在北京,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在3年之内的行业留存率大约只有30%,专业人员紧缺以及力量不足使得养老行业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央视新闻1月10日)

  据了解,养老服务队伍有“三低三高”的普遍特征,即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流动性高、劳动强度高、平均年龄高。先不论,当下的90后、00后年轻人对收入、休息、工作强度等工作条件有突出要求。俗语有言:“久病床前无孝子。”年轻人尤其是独生子女照顾非亲属老人,的确需要克服诸多现实问题。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显示,预测到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报告还显示,到2050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5亿人。虽然老龄经济持续增长,可具体落实末端的服务层面,矛盾和问题也随之突出。可以说,养老服务行业既是一片“蓝海”,也是一片“深海”。

  那么,从事养老服务,非年轻人不可吗?科学化养老,需要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加之,在智能养老兴起的当下,养老行业对专业化服务的要求更高,受过专业培训的年轻服务人员除了能得到养老机构的亲睐,还能得到老人家属的认可。何况照顾老人,打扫卫生,搬上搬下,对体能要求并不低。

  年轻人鲜少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并不是新问题,也不能在短期内得到缓解或解决。引导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需要更长效和稳固的发展思路。回头看,无论是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还晋升空间小,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资源分配问题”。打造针对年轻人的共享服务平台,将闲散的资源利用起来,或许能缓解当前问题。

  打造共享养老模式,并非简简单单地搭建一个平台,收集和对接养老资源。当从供给资源的前端入手,深入高校,深入志愿者团队,细化服务内容,培训青年人群体。更新青年人的就业观念,将“从事养老服务”与“兼职外卖小哥”平齐。鼓励青年人用闲散的时间接受培训,用闲散的时间助力养老服务。

  共享养老资源不能局限于搞大平台大机构为主的租赁式、雇佣式服务,既需要统合资源,也需要打散资源。日前,西安市某地推出“共青团+”共享养老服务活动,将青年志愿者团队与养老需求对接,从家政维修、跑腿帮办、谈话聊天、帮助老人使用智能化设备等小事上入手,就是一类比较恰当的服务模式,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成为耳熟能详的“老话”。但引导年轻人照顾老人,不能停留在粗浅的宣传教育上。改进思维观念,鼓励年轻人主动投身养老服务行业,需要更多更实际的举措。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