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捐款”应走出“谁捐钱多谁就更有爱心”的误区

http://www.scol.com.cn(2020-11-18 14:33:3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叶金福
作者:叶金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网友“wuzuan1988”是宁波市一名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近日,其通过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发帖,称孩子学校通知需要捐款给贫困山区小孩子买书。该网友担心,有的小朋友捐10元、有的捐100元、有的捐1000元,没有限制的话就变成家长比拼财力,捐得少了会让孩子在班级里没面子,或者被歧视,捐得多要被说成炫富。(11月18日《宁波日报》)

  众所周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捐款献爱心活动,无论是对受助的贫困学生来说,还是对捐助学生慈善情怀的培育而言,都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但如果把“谁捐钱多”认定为“谁就更有爱心”,这无疑既会使“捐钱少”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也会误导了捐助献爱心的积极意义。

  其实,捐钱多的学生,未必就具有真诚的爱他人之心,也未必将来就是有慈善情怀的公民;而捐钱少的学生,未必就不具备真诚的爱心,也未必将来就不是充满慈善情怀的公民。可遗憾的是,眼下,在我们的一些学校里,无论是领导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却往往以“谁捐钱多谁就更有爱心”来作为评判一名学生“是否具有爱心”的标准和依据。

  前不久,笔者去一所学校办事,就无意中看见该校的宣传橱窗里有一则用大红纸写成的“捐款献爱心”光荣榜,上面罗列出的这些受表彰的学生名单不但是按捐钱多少进行先后排序,而且还有捐钱数额的限定,只有捐了100元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上榜”。笔者不禁在想:难道“捐钱多”就是“有爱心”吗?“爱心”是能够“标价”的吗?

  殊不知,这种宣传和倡导“谁捐钱多谁就更有爱心”做法,极可能会使学生有这样的想法:献爱心就是“看谁捐钱多,谁捐钱多,谁就能被张榜表扬”。倘若这种“想法”成为多数学生的一种价值取向,则可能使献爱心或其他善举受到“思维定势”。一个社会,一旦献爱心或其他善举蜕变为变相追名逐利的工具或手段,则爱心就会大打折扣,爱心就难以发自内心。可见,“谁捐钱多谁就更有爱心”是一种“短视行为”,理应及时“纠偏”和“矫正”。

  众所周知,学校在学生中发起爱心捐助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以此培养学生的慈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从观念意识上逐步具备自觉关爱他人、救助弱者的博大情怀。如果学生以获得老师的表扬为献爱心之最终目的,则在他们今后的成长历程中,就极有可能对那些并无名利可图的献爱心和善举缺乏主动性。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很可怕的“坏教育”。

  因此,笔者以为,在学生中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决不能以“谁捐钱多谁就更有爱心”来论“荣辱”,应及早走出“谁捐钱多谁就更有爱心”的误区。如此,爱心捐助活动才有意义,学校的教育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