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青少年模式”的短板是“留守儿童”

http://www.scol.com.cn(2020-11-10 8:12:3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军荣
作者:王军荣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来,沈女士有些担忧: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抱着手机对短视频刷个不停,还沉迷于某款热门移动端网游,家长拿他没办法。针对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平台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在相关功能以及内容方面进行限定。那么,“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11月9日 《工人日报》)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75亿。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10分钟。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事项和具体安排。同月,根据国家网信办要求,国内53家主要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显然,“青少年模式”通过技术的手段进行了诸多限制:不仅对每天的使用时长、使用时间段等有明确限制,内容上也做出更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调整,例如有短视频平台针对青少年开设专属内容池,主要推送教育类益智性内容。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户无法进行充值、打赏等操作,而开启和退出该模式则需要输入密码或答题。可以说,“青少年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保护青少年的作用。值得肯定。

  “青少年模式”真能够防和管住青少年?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青少年模式”可以规避。比如用父母的手机登录,且不选择“青少年模式”,就不会受到限制了;另外用父母的身份证注册,同样也可以规避。而这些“漏洞”是技术无法阻挡住的。唯有父母启动“干预模式”,才能让“青少年模式”达到真防真管的效果。

  孩子玩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恐怕是无法在所难免。一味的堵不是办法,显然是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但时间上却要加以控制。从目前来看,利用“青少年模式”进行干预是很好的路径,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只要孩子使用“青少年模式”,“家长在守护平台上可以随时查看孩子账号的登录软件、登录时间信息,也可以设置时间管理、消费管理和禁玩规定,系统还会对小号操作提出警示。”前提是家长要主动参与和介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古人也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当然,出现父母不管孩子,“青少年模式”无法管住孩子的情形有这么几种情形:第一种是父母在孩子身边,但对于“青少年模式”不太热心,孩子躲避“青少年模式”也不加以管理;第二种是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游离于父母的监管之外,自制力差,难以控制,而无法使用“青少年模式”,使其成为摆设。这是“青少年模式”的短板。当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下降,但总数依然庞大,还有902万。如何让留守儿童能够进入“青少年模式”。这需要思考。其一,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也需要关注和关心。利用手机联机干预孩子;其二,如果是爷爷奶奶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也要教会老人使用如何监督孩子;其三,需要有志愿者、学校教师等组成“干预团队”,培养孩子养成使用“青少年模式”的良好习惯。

  “青少年模式”需要各方共同协作努力,但对于存在的短板,则需要重点补齐。从而让“青少年模式”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