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天不帮忙也无雾霾?

http://www.scol.com.cn(2020-11-16 8:23:5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姜文来
作者:姜文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1月15日至17日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汾渭平原等地有轻至中度霾,天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将有重度霾,17日下午开始受降水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上述地区雾霾天气自西向东逐渐减弱或消散。(11月15日中国新闻网)

  雾霾让人呼吸不畅,成为我国呼吸之痛。一个不好的消息,雾霾又来了,天空灰蒙蒙的,蓝天远离而去,让人心神不安,我们又将生活在雾霾之下,给幸福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祈祷雾霾早日离去,还我碧水蓝天,让呼吸之痛永远消失!

  客观地说,我们的空气越来越好了,雾霾比以前少了很多,对此我们都有切身体会。在雾霾频繁的日子里,虽然我们对空气污染采取了众多的治理措施,但一股强风来临,蓝天白云立刻出现,治理雾霾靠“天吹”给我们印象最深刻。其实,雾霾消失是“人努力天帮忙”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治霾只靠“天吹”,我们将会受到更多的雾霾之害。以北京市为例,2019年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下降了近18%,创下了2013年监测以来的最低值。PM2.5下降是人努力的结果。尽管我们仍然不断地努力,但时常雾霾来 “串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捣乱,这颗“不定时”炸弹让人心烦意乱。人们不禁要问,何时不需要天帮忙,我们不再有雾霾侵害?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看一下历史,雾霾不仅仅是人为造成的,有时也是自然产生的,他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北京历史上霾灾频繁,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元朝。据《元史》记载,1329年阴历3月发生“霾”。明代霾的记录更多,1481年、1485年、1493年、1497年、1504年、1506年、1510年、1516年、1548年等都有霾的记载,其中1498年四月,北京连续数日有霾,1510年春,来了多次霾。那时候人为的污染物比现在少得多,但人们也会遇到霾,这种霾是天送来的,与人无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霾是人类摆脱不了梦魇,无论人怎么讨厌他,他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该来的总会来。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现代的霾与历史的霾有很大不同,现代人为排放的污染物增加了,其成分也复杂得多,所以造成的危害也更大。如今的霾大多是人祸造成的。古代没有风的日子,不会有霾,现在没有风的日子,雾霾会更增加,主要是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大气的承载能力,只要人们排放的污染物超过最不利的天气情况下大气的承载力,在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日子,我们遭受雾霾的天气的几率就会大增。治理雾霾的关键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将其降低到最小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天不帮忙也会拥有蓝天白云的梦想。任何理想的实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此经济发展会受到限制,更多的工厂停工停产,人们的收入和就业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这也是我们要蓝天白云不得不承受之痛。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格局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没有雾霾的骚扰和侵害,是我们共同期盼,是我们梦中的理想,表明我们需要彻底解决呼吸之痛、永远拥抱蓝天白云美好追求和向往。谁不想拥有这样的美好环境?治理雾霾,我们离不开天帮忙。正常情况下,天不帮忙也没有雾霾,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获得。什么时候我们将污染物排放降低到最不利污染物扩散天气下大气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我们就能摆脱天不帮忙的困扰。我们只能消除我们人为造的雾霾,但不能清除自然来的霾,这一点我们要有更清晰的认识。为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消除人为的霾,创建新阶段治霾新格局,来满足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的美好向往。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