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抑郁患者回归社会需要我们携手共进

http://www.scol.com.cn(2020-10-26 8:39:2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堂吉伟德
作者:堂吉伟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抑郁症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中国是全球抑郁症负担较重的国家之一,其患病率增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也带来相对较高的自残、自杀率和社会成本。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更加凸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10月25日《经济日报》)

  在国内,患郁抑症的患者数量呈现出高发态势,根据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就诊率为8.7%,就诊患者药物治疗率是51.5%。也就是说,有90%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其中在就诊者中,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只占一半,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更是少之又少。调查样本指数增加可能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随着全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之前隐而不露的个体样本得已显现,并纳入了统计范畴;二是抑郁症患者的整体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整个基数在不断的扩大。

  很多人之所以患上抑郁症,跟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有关系,情绪长期负面未能得到有效的释放,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和精神上的疾患。困在抑郁症中的人很难实现自我摆脱,长期受到抑郁带来的实质性伤害,轻者精神恍惚、易发脾气、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者讨厌人群、烦倦生活甚至有轻生的倾向。

  抑郁症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科学和规范的治疗,其情况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出现难以预料的风险。很多患者生病后,生活会陷入停滞,思维变得迟钝,甚至有些“痴呆”:不能思考、不能阅读、难以交流,说话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严重时,“想死”的念头在脑子里盘旋。患者痛苦不堪,家庭难以承受重负,对整个社会来说,困在抑郁症中的人越多,则社会付出的代价就越大。无论是高额的治疗费用,还是由此带来的不确定风险都难以估量。

  然而,与抑郁症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相比,干预机制却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整个社会对抑郁症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还没有更充分和全面的认识,对日益严重的趋势还没有采取更为有力有效的举措,预防、遏制和减少抑郁症的公共体系未能建立起来。据统计,全国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数量不及总数的百分之十,而普遍存在的偏见和歧视成了巨大挑战。如果抑郁症患者未能在态度上受到善待,感受到他人给予的关怀与呵护,而是排斥与疏远,会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加重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降低治疗的需求度。就诊率低并不意味着实际需求不大,更多的原因在于对抑郁症的认知不足,以及讳疾忌医的隐忍性格和根深蒂固的歧视,让很多人耻于告诉别人“自己病了”,光明正大的接受专业的医学服务;没有强劲的需求作为牵引和驱动,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供给也就难以被有效激活,从宣传、引导、体检、疏导到最后的救治,各个环节都与实际需要极不对称。

  抑郁症作为常见的心理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抑郁症康复的关键。当务之急,就是要消解普遍性歧视和群体性认知不足,弥补由此所造成的体系性缺陷。让抑郁症患者回归社会,不能仅靠其自身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真正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提高认识并形成社会共识,让抑郁症患者从阴暗的角落,走到太阳照的地方,获得特色服务的需求得到回应和满足,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和整体活力,让预防、干预、救治和服务的体系在短期内得到完善,助抑郁患者摆脱困境。

  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每个人都有同理心和同情心,有“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坚守和行动自觉,从利己的角度先去关心和帮助别人,如此才能消解偏见、误会、短视和歧视,通过感情的交流、真情的关怀和彼此的慰藉,在情感的碰撞中纾解烦恼,在抱团取暖中释放压力,共同应对抑郁的挑战。(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