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织密耕地“保护网”稳住粮食“压舱石”

http://www.scol.com.cn(2020-9-17 7:56: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安子州
作者:安子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从顶层设计层面把耕地保护工作放在了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发出了耕地保护的最强音。

  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违规占用耕地开展非农建设的行为。基于此,此次《通知》明确提出了以下六种严禁耕地“非农化”的行为,即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这为各地进一步严守耕地红线划出了“硬杠杠”。

  守好耕地红线,坚持规划约束和严保严管是关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各地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要求,强化耕地保护意识,采取管控性措施,注重从源头控制耕地占用。比如,可以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和年度计划的约束作用,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守好耕地红线,坚持厉行节约优先和统筹协调是重点。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各地要统筹利用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更少的土地投入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压实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又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和利益调节机制,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集体和农民“得实惠。

  守好耕地红线,坚持压实责任和舆论引导是抓手。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保护耕地的强烈意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国土资源部门与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共同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紧盯土地领域违纪违法问题 ,及时发现和纠正乱占耕地的违法违规行为;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特别是要加大对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保护耕地的氛围。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层层落实目标、层层压实责任、织密耕地“保护网”,才能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断提升,从而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